文明创建 城市品位和幸福指数双提升
◇本报记者 左廉 文/图
文明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城市在我们身边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折射出的不仅仅是美丽的城市外观,更体现了宜居城市内在的舒适度与百姓生活的幸福感。
旧城脱胎换骨 市民倍感舒适
2012年3月28日,备受关注的旧城改造正式启动。滨江西路、南环路、新华路、腾飞路等10条城市主干道进行了改造;新华路、和平街、文英街等街道的楼外进行了外观美容;东兴老街、成铁内江机务段片区改造和文英街、劳动巷棚户区的改造,将让这里的老百姓彻底告别“蜗居”时代,住上经济适用、舒适安全的新楼房。
家住智慧村的梅瑶在外打工,今年回来看着自家楼下平整的水泥路,让她有一种久违的舒适感。“过去的环境让人厌恶,也一直以为智慧村不会有什么变化,没想到现在焕然一新了。”智慧村的变化,坚定了梅瑶回家乡发展的决心。
“改造后,就像给以前的旧房子化了一个新妆,一下就洋气了,让人看着是赏心悦目啊!”说起改造后的街道,家住文英街的市民门劲峰满脸笑容。
背街小巷蜕变 排民忧解民难
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背街小巷的变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市民幸福感提升最直接的体现。
今年5月,大西街社区将堵塞数年的泥巴巷化粪池进行了彻底修理,从此这里不再有难闻的臭味,居民过往不再垫着砖块,家家户户的窗户也都打开了。
蒋晓平在泥巴巷开了一家老字号的大排档。他告诉记者,过去泥巴巷确实是脏乱差,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蚊虫飞舞。自从进行整治后,地面平整了,环境更好了,生意也更火了,生活自然也更好了。
前些年,背街小巷泛滥的牛皮癣是各个社区的头疼问题。在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各社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各出奇招,坚决遏制了牛皮癣的滋生。如今,大部分背街小巷、楼栋摆脱了“花脸猫”的容貌。
过去,城区的背街小巷是环境治理的难点。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内江市广泛发动群众,下大力气改写着脏乱差的历史。
幸福指数上升 市民素质提高
为了交通顺畅,内江市在城区重要的交通要道修建了人行过街天桥。9月25日,记者在邱家嘴天桥看到,大部分市民都能自觉从天桥上过街,车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交通秩序井然,道路通畅。“从车辆、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可以看出市民文明素质在不断提高。”在天桥附近执勤的一位交警如是说。
负责四方块卫生保洁的张良于也告诉记者,现在保洁比过去轻松了许多,原因就是环卫配套设施更齐全,市民素质提高了,乱扔垃圾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据了解,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内江市通过开展文艺巡演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引导活动,同时,以实实在在的创建惠民成果为动力,着力于推动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文明新风在市民 中蔚然兴起。“文明城市共创共享”“人人动手,共建美丽内江”日益成为内江市民的共识,“生活在内江真幸福”日益成为市民的心声。
新闻推荐
(记者孙国丞)9月25日,内江市召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观摩交流会,展示成果,交流经验,以进一步推动活动深入开展。三县两区有关部门及部分民营企业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人员首...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