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景观大道更亲民——西林大道“变形记”

内江日报 2013-06-18 05:12 大字

◇本报实习生 段春秀 文/图

一条独具生态气息、人文气息的现代化、特色化的景观大道。3个月前,实施改造之初,有人不相信这是对西林大道的描述,也有人质疑:实际效果会如何?6月初,伴随着改造的基本竣工,西林大道终于告别了过去陈旧灰暗的容貌、不完善的基础配套功能、杂乱无章的绿化景观,展示出其有史以来最美的形象。

“西林大道改造主要是完善硬件设施,在改造方案的设计上注重实用、美观、细节问题。”此前,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长朱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西林大道改造完成以后,道路的“硬件”设施设备将更加完善,道路景观也将更加美观,整条道路更加彰显宜居、宜业、宜商和建设“美丽内江”的理念。

1 路面变——

道路提升演绎大气之美

西林大道修建于2002年,全长1554米。发展至今,西林大道已成为城区的主干道之一,也是甜城湖北岸的景观通道之一。因此,这条路的路况好坏显得格外重要。

车主邱先生还记得,改造前,本来车辆多、行人多的西林大道虽有斑马线,但主要路口都没有安装交通提示灯,车速过快容易给市民和司机安全造成隐患。“现在好了,交通提示灯安了,车行道上重新施划了道路标线;走起来放心多了。”邱先生说。

改造后,原有的人行道划分了一部分作为自行车道和人行漫步道,除了淋漓发挥城市人行道路的基本功能外,还保证了市民行走舒适、使用方便、心情舒畅的要求。同时,原有路灯保留后,刷上了灰黑色漆,让道路与路灯更加匹配,大大提高了整条道路的视觉效果。

施工方介绍,除了拆除原有人行道路面基层,重新铺装天然芝麻黑花岗石,还将原有的路沿石全部更换为花岗石路沿石,原来的预制混凝土的盲道路砖更换为花岗石。此外,还在人行道上铺筑一条红色沥青砼路面,以连接汉安大道。

目前,改造后的西林大道路面和功能配套设施风格统一,渐渐成长为特色舒适景观通道,演绎城市道路的大气之美。

2 景观变——

双排行道树彰显年轻之美

6月17日,夏日炎炎,市民们在西林大道来回穿梭,一排银杏树与一排天竺桂共同诠释了西林大道的年轻之美。

家住东兴区大千华庭的张女士还记得,以前人行道上的绿化带和花池,成了藏污纳垢的场所—— 一些市民将烟头、纸屑、剩汤剩饭往里面扔,甚至还影响行人通行。

改造后的西林大道,拆除了人行道上的花池,保留原有天竺桂,并调整间距重新栽植,配置的一排银杏树和天竺桂成双排交相辉映,形成了全新的林阴大道景观,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市民反感的“绿化带”变“藏污带”的问题,采用的防腐木树池,更让人行道多了天然之美。

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王开友介绍,道路两侧原有的绿化带植物全部为道路修建时所栽种,已有10多年历史,虽然平时管护较勤,但也只局限于对种植苗木的调整和修枝整形,从未有过大的“动作”。而现在动了“手术”之后,西林大道瞬间变“年轻”了。

笔者现场采访时还发现,为了扮靓街道,园林部门还在新栽种的树下摆放了鲜花。

3 细节变——

完善功能配套缔造人性之美

“找个休息的地方都很困难。”家住兴盛路的杨志明老人告诉笔者,每次和家人去西林大道购物,想要休息一下,找张凳子都很困难。不过随着西林大道的改造,这些已成为历史。

笔者发现,改造后,在道路较宽处、人流量较大处,走五米左右就可以找到可供休息的座椅,更有果皮箱等方便市民和路人。

施工方介绍,设计人员将一切配套设施的设置归于“以人为本”。改造后,原有的人行道划分了一部分作为自行车道和人行漫步道,更大限度地发挥城市人行道路的基本功能,还保证了市民行走舒适、使用方便和心情舒畅等人性化要求。这对内江城市道路系统形成环线漫步系统、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和精神享受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 在人行道上还安装了高分子树脂井盖,井盖上按功能不同分别标注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燃气等标志,以警示过往行人;车行道上的雨水窗和检查井盖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具有“三防” (防盗、防沉降、防跳动)功能。

注重人性化,增添人情味。这些蕴藏在道路功能配套设施中令人感动的小细节,提升着城市品质,让市民充分领略到旧城改造中的人性之美。

新闻推荐

医院门口现大坑市民盼及时修复

(实习生段春秀)“市二医院门口的公路上有个大坑,都快半个月了,还没有维修好。”6月19日,市民拨打热线电话反映,一起交通意外造成东兴区新江路244号(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大门口)出现了一个大坑,影响行人...

内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内江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