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云逐雨抗旱魔——东兴区实施人工增雨抗旱纪实
“下雨啦!玉米终于有办法种了。”4月5日一大清早,东兴区东兴街道新华村的李波就给我们报来喜讯。
“下雨啦!小麦又能恢复长势了。”望着雨后的麦地,东兴的粮农又看到了收成的希望。
“下雨啦!山火灭了,可以回家睡个安稳觉了。”连日来奔赴在森林防火前线的工作人员说这话时如释重负,他们终于等来了难得的休息时间。
4月4日至5日,东兴区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及时雨”。主要强降雨区在永东、杨家、高桥、顺河、郭北一带,其中最大雨量为23.9毫米。
夜里听着那响彻云霄的隆隆炮声,许多人心里知道,这场“及时雨”是东兴区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工作人员连夜充分利用有利天气形势,用增雨火箭弹“打下来”的。
不眠不休为增雨,这是日前严重干旱下东兴区气象局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
◇本报记者张仁菊
从干旱到大旱,再到持续大旱,去冬今春,旱魔以惊人的速度在东兴大地无情肆虐起来。据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东兴区作物受旱面积轻旱10.98万亩,重旱3.6万亩,干枯1.09万亩,水田缺水3.3 万亩,旱地缺墒0.32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数8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0.8572万头,水利工程蓄水总量比多年同期减少40%。
应对——运筹帷幄
4月,正是小春作物灌浆期,大春作物育苗期。由于月内气温比历年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干旱特别严重,土壤墒情很差。小春作物生长快速,发育期提前且缩短,灌浆受阻,不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对产量造成很大影响;玉米无法播种。
据调查,今年小春作物受旱影响很大,长势很差,坡土尤其是高台位小麦、碗豆、胡豆大片干枯死苗,油菜结荚无籽且枝条已呈萎蔫状,绝大部分的玉米都仍在盼雨下种,大春生产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红色警报已经拉响,东兴区已经处在罕见的冬干连春旱威胁之中。面对步步紧逼的旱情,东兴区高度重视当前的抗旱工作,召集有关部门紧急行动,通过周密部署,科学指挥,精确测报,精心调度,上下齐心共同努力,一场“抗大旱、促春管、夺丰收”的抗旱战役迅速打响。
4月4日,一群穿着春装的人便陆续挤进东兴区气象局会议室里,东兴区气象局局长刘术良、天气气候预报预测专家和业务骨干悉数到场,计算机作业散发的热量混杂在空气当中,会议室里显得有些拥挤和闷热。
何时会迎来一次降水,降水量有多大,降水落区在哪里,是否能缓解旱情,是否具备人工增雨作业条件,这些问号不断盘旋在监测预报业务人员的脑子里,一直是干旱天气会商的重点。
小到中雨的降水量,对于干渴已久的麦苗来说弥足珍贵,堪称“救命雨”,但是在这个整体水汽条件较差、易发干旱的季节,这都显得弥足珍贵。
在气象人眼中,及时准确地预报变幻万千的风云,就是对国家和人民财产的保护,就是对人民生命安全保护的有效预警。
“精心组织,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尽最大努力增加降水,为抗旱作贡献。”刘术良当场宣布,东兴区气象局进入抗旱气象服务特别工作状态,将实行24小时局领导带班制度,全程开展实时监测、滚动预报、准确预警、人工增雨、业务监控、跟踪服务、影响评估和信息报送等工作。
“西边有降雨云团要过来了!”4月4日,通过卫星和雷达监测,东兴区气象局发现川西地区有降雨云团飘来,并向内江方向前进,他们立即着手准备。
“赶上这片云,把雨降下来,干旱就可以缓解了!我们大家都没有多想, 只想捕捉时机,人工增雨。”
然而,人工增雨并不是想增就增,需要合适的天气条件,要考虑云层的高度、厚度、水汽含量等多方面因素,不然人工增雨也是徒然。因此,气象部门24小时监测天气情况,随时准备人工增雨作业,缓解全市干旱。
在高桥镇的空地上,作为一线总指挥的刘术良和工作人员早已布置好人工增雨设备:固定好火箭架,取出4枚火箭弹进行安装,连接发射控制器……一切准备就绪,工作人员纷纷退至25米外的“安全线”外,只等指挥中心的发射命令——
“人工增雨要考虑到飞机安全问题,只要内江上空没有飞机,空管部门一批准,就可以发射增雨火箭弹。”用于人工增雨的火箭弹可以发射到7000米至8000米的高空,与飞机飞行的高度接近。火箭弹一经发射,弹内的催化剂——碘化银就会散开,到达高空后,弹身部分也会炸成碎片。因此,要等飞机飞行到安全地带,才能进行作业。这一过程,快则十分钟,慢则要一二个小时。
随着一枚增雨火箭弹腾空而起在空中炸开,豆大的雨点瞬时落下。4月4日晚上,东兴区气象局人工增雨小组成功向天“借水”。正要离开的时候,附近看热闹的村民团团围住工作人员,不停竖起大拇指说:“人工增雨好啊,打得好,给我们送来了及时雨”。还有几个村民甚至围着作业人员要求“再打两炮”……
逆转——事在人为
张煜和李茂才是增雨组里的老大哥,他们俩都算增雨组里的“专家”。每次作业,他们俩都全程参与。
李茂才从1992年开始参与人工增雨,已经连续在增雨一线工作了21年。从原来的高炮作业,到现在的火箭作业,他不知在外度过了多少风餐露宿的夜晚,也记不清衣服究竟被淋湿了多少次。“每次下去作业,我们去买水,作业点附近的小卖店都会免费送水。今年特别干旱,在我老家附近,一只成人的手都可以插进干裂的缝隙里。农业生产都快没希望了,所以,我们累点都没关系,只要雨能下下来。”
记者了解到,这一段时间以来,气象局的工作人员一直都在为没有作业条件而着急。看得出,他们和农民一样着急,希望能盼来一场及时雨。但是,实施人工增雨,必须要事前做好准备,要等待,一直等到时机成熟,条件成熟。
“等云的过程其实是最难捱的,有时候大家早上出发,有可能要到第二天才能返回,晚上大家挤在车上睡觉是常有的事,三餐更是只能对付着吃口干粮,所以很多同事都患上了胃病。要么就是很快就增雨成功,我们集体被淋成了‘落汤鸡\’。有时候,一次增雨过程,我们要转几个场地,于是,衣服就淋湿,再穿干;再淋湿,再穿干。”张煜告诉记者,即使像这样的艰苦条件,但大家都很敬业,因为今年的旱情是特别严重,人蓄饮水都很成问题了,所以大家努力尽到一个气象工作者的职责。
指导——科学防灾
4月5日,东兴区普降中雨,最大雨量为23.9毫米,出现在永东。这是东兴区自去年10月下旬以来的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降水,此次人工增雨缓解了旱情,改善了土壤墒情,增加了大田和工程蓄水,对促进当前春耕生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月9日傍晚至10日晚,东兴区普降中到大雨,这是继4月5日出现的一场明显的降水之后的又一场喜雨,此次过程使严重的冬春连旱在刚刚得以缓解的情况下被彻底解除,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了土壤墒情、增加了大田和工程蓄水,对当前大春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次可喜的降水彻底解除了东兴区严重的冬春连旱,提升了土壤墒情,增加了田间和各类工程蓄水量,盼雨下种的玉米终于得以播种。正处于灌浆期的小春作物在雨水的滋润下得以恢复性生长,正常灌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期干旱带来的影响。
这次降雨后,东兴区气象部门再次发出农业气象信息专题,提醒广大群众抓住有利气候,开展春耕春种春管;未播种玉米的农户抓紧播种;已播种的农户应加强田间管理,施肥匀苗,查漏补缺,确保苗齐苗壮苗匀。
由于两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使部分大田蓄有一定的积水,他们还提醒农户及时抢水整田,筑好田埂,做好蓄水保水工作,为即将进行的水稻移栽打好基础。
此次人工增雨和自然降雨结合,东兴区的旱情基本解除了。
内江市气象局领导对东兴区气象部门的行动作出了如此评价:预报准确、人影功高、普降甘霖、减灾有效,春雨如油、气象更牛、宣传于众、共享成就。
我们期待,靠天吃饭的农民能遇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在遭遇天灾的困难时刻,更多的事在人为能给东兴带来福祉!
新闻推荐
(张鹏记者蒋小琴)4月18日,是内江一中高一女生李艺赴天津参加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总决赛的日子。李艺临行前告诉记者,她将以一颗平常心参加总决赛,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内江一中历来高度重...
内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内江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