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寿以文兴隆

内江日报 2020-10-13 08:16 大字

话说李吉寿爱梅若渴,不仅喜欢画梅,更喜欢种梅,其老宅前后,堪称梅园,每至一处,定要寻梅而居。

一日傍晚,县教谕王裕绪约范泰衡同来拜访县衙,李知县与之在梅下摆了茶桌,畅谈古籍圣典,趣话世间风物,好一番儒子欢聚论道,借物言志。

李吉寿叫家人取来纸墨,与王、范二人即兴写画寻乐。

范泰衡手指小径右边七株梅树说道:“大人,乘此余辉斜影,我等何不共作一图,将这院中十余株梅树聚趣一图,工笔泼墨,题款印篆,岂不妙哉?”

“如此甚好!”王裕绪击掌叫好。

李吉寿观梅画梅三十余载,早已将梅之清高孤逸汇融于心,今只信手写之,便见疏影暗香,生气迥出。画毕,李吉寿道:“吾已写好,该王教谕题诗,范教谕画字得了。”

“小的遵命:孤兀寒立骨傲天,幽香暗袭仙结缘;待到翠绿化津果,天下苍生竞品鲜。”王裕绪道。

正在此时,侍卫李鑫正来报:“大人,郭人镛等求见。”

“快快请进。”李吉寿道。

见到李知县与范泰衡两位大家共画墨宝,郭玉峦眼睛一亮,立马要出千金收藏,不想竟遭众反对。

范泰衡道:“玉峦兄:这幅‘盛梅图’寄着李大人给予隆昌苍生繁荣昌 盛之厚望,岂由得你私藏?”

“范大师言之极是,依我愚见,此图理当悬挂于回龙观正堂之上,以之激励县内学子重文兴学,必当大有所为。”监生余大经道。

“这样甚好,这样甚好。”大家点头附议。

“道光十五年,刘光第知县为振兴隆昌人文,重修回龙观,倡导域内黎民尊儒重教,今已二十年矣,隆昌出得两名进士、六名举人,甚是可喜可贺。”李吉寿知县缓缓说道,“倘若吾等齐心鼎力,继续兴文重教之事,必当助益净民心、纯民风、优民俗,长农技,可致城乡繁荣,邻里和谐,民可安居乐业也。”

“大人言之极是。”郭玉峦道,“回禀大人,我等今日议定再捐百二十两白银,助县内三十廪生、二十增生于九月赴阆中乡试,以激励其搏取明年礼部会试资格,愿其能为隆邑争得更多荣光。”

“郭大侠真是仗义天下。”李吉寿知县道,“大兴文运,需促其蔚然成风,吾等当躬身示范,与邑内举人每月去文庙学宫讲学两日,邑内廪生、增生每旬去乡里私塾讲学两日,发挥以一带十之功。倘能持久,县域文运之风可成矣!”

“大人高明!我等理当尽心竭力。”范泰衡拱手作揖。众皆附和,纷纷称道。

李吉寿趁热打铁,吩咐家人拆了画案,摆起茶桌,与众人商议起助学兴县的事来。次日,县衙便发布文告,建起会试举人教授乡试生员、乡试生员教授童生制度。

为带动众人勤跑学堂讲学,李吉寿每月均到莲峰书院讲学两日。大凡下到乡里,均得抽空入得乡村学堂私塾探寻教学诸事,或有登台阐释经史诗词者,广受师生尊崇也,引得县内举人、秀才竞相仿效,皆以助学兴县为荣。自此,隆邑尊儒求学之风日益昌盛,名闻巴蜀。此乃文人知县李吉寿赐予隆昌百姓巨宝之财也。后人有诗赞曰:

保甲团练防猖盗,捐画赈灾得奇效。

倡儒兴隆震巴蜀,儒才知县功德高。(舒兰)

新闻推荐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周开锡:为百姓生活环境把好“安检关”

周开锡(右一)参加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应急监测工作◇全媒体记者罗伊婷文/图10月1日,举国同庆的日子,四川省内江生态环境监...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