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遍十多个村民小组,他带领巡逻队战疫情抢农时

内江日报 2020-02-27 03:46 大字

潘龙为村民代买生活物质

◇黄娟

本报记者 李忠福 文/图

“王大姐,今天体温量没得?”

“正常的,放心,潘书记。这几天忙着施肥除草。”2月25日下午4时许,隆昌市界市镇大星寺村,村支书潘龙巡逻到4组时,照例要询问一下村民王清芬。

王清芬的女儿远嫁湖北,1月22日,她到女儿家去过年,未曾想走到半路遇到湖北的道路封闭了,只好返回隆昌。

“疫情期间,潘书记每天两次来关心问候我们,还帮忙代买生活用品。”看到潘龙转身离开的背影,她很是感动。

山路,在山岭之间蜿蜒。1个月以来,潘龙和村组干部每天像军队一样,巡逻排查,不给病毒一丝侵入机会。

大星寺村,地处隆昌市和重庆荣昌区交界地。村界与荣昌区的蟠龙镇、远觉镇相交。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平时不起眼的小山村,成为阻断疫情蔓延的前沿阵地。作为村支书,曾经的退伍军人,潘龙冲上战“疫”一线,一战就是一个月。

大星寺村有13个村民小组、1251人。从大年初一开始,他早出晚归,每天往返二三十公里开展疫情防控宣传与排查,经常半夜被电话吵醒,没有真正意义上休息过。

“各巡逻队,按照分工安排,上午8点准时从各集合点出发,到各个组开展巡逻宣传,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是重点。”通过手机,潘龙每天都在微信群“发号施令”。

“潘班长,我带几个志愿者到最远的4组巡山,那边挨远觉镇近,要减少两边的人往来。”同是退伍军人的练高才在微信中回复。

疫情防控期间,全村临时组建的4支巡逻队有22人参加,每天要跑遍所有村组和院落,人人都得马不停蹄,微信和电话成了他们最快捷、安全的联络方式。

大星寺村设有两个体温检测点,这是周边村民公路通行的必经之地,也是堵住病毒传播的重要关口。守住检测点,就是守住全村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道拐(小地名)体温检测点,是其中关键重要的一个。这是外面通往大星寺村的必经之地,有些远觉镇村民也从此经过,防守任务复杂繁重。潘龙及时调整增派值守人员,坚持做到全天24小时值守,不敢麻痹大意。值守人员三班倒,他带头值守,面对生活保障较差、寒风冷雨等困难,潘龙无半点退缩。

春回大地,近段时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他又忙着为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健康申报证明,通知在家务农的村民及时种玉米和育秧苗,做好施肥除草保水等农活。“我们村还种有千亩麻竹,大部分村民都靠麻竹增收,最近在用小喇叭动员村民把耽误的农时抢回来。”潘龙说。

“潘龙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军人作风带领干部群众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为我们村筑起坚固的防控堡垒。”71岁老党员罗昌忠对潘龙竖起了大拇指。

新闻推荐

“若有战,召必回!” 退役军人战疫前线显本色

在卡点登记排查◇全媒体记者古佩铃文/图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各地军人就陆续赶往前线支援武汉。而和他们一样勇敢的还...

隆昌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隆昌市,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