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传承“沱灌精神” 助推“水旅”融合发展

四川经济日报 2019-08-30 06:08 大字

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李弘)近年来,隆昌市坚持秉承生态、文化建设理念,以水为主体,沱灌文化为主题,在旅游开发中宏扬“沱灌精神”,在河堤栏杆建设上融入沱灌文化,拟在“十里长虹”沱灌渠道工程中创新开展红色旅游教育,做到“建一处工程、成一道风景、美一方环境、传一段文化”。

据悉,从1972年起,历经八年的时间,随着仅次于红旗渠的国内第二大人造水利渠道工程——内江沱灌工程的竣工,隆昌结束了“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历史。“沱灌”不仅保障了东兴区和隆昌近30万亩农田的灌溉,还保障了不断增长的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是历史留给内江珍贵的物质财富。而“宽厚包容、海纳百川,忍辱负重、敬业吃苦,执着目标、追求卓越,思变创新、敢闯敢干”的“沱灌精神”,更是前人留给内江水利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近年来,隆昌通过生态修复、清库洁面等专项行动,倾力打造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品牌。2013年10月古宇庙水库水利风景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目前,古宇湖已由以前单纯的囤水灌溉扩展为以灌溉、供水为主,兼有防洪功能,被喻为“川南明珠”,隆昌水利旅游知名度与影响力持续放大。

为传承沱灌水文化,提升全域旅游品位,隆昌还拍摄完成4集纪念宣传片《隆昌沱灌》;建成石盘滩水利培训基地,开展沱灌文化培训,启动了沱灌纪念馆建设的前期工作。

为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切实加大民生水利建设力度,夯实乡村旅游基础,促进乡村水利旅游融合发展和人水和谐共生,隆昌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大力实施隆昌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整治,开展“水美乡村”创建,促使旅游水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从而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租赁青山绿水,从事传统文化、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等旅游活动,丰富全域旅游项目。

新闻推荐

送电脑、送慰问品、送点子 内江日报社党员干部到芭蕉村开展扶贫慰问调研

分析会现场(全媒体记者袁亮)8月29日,内江日报社部分党员干部在党组书记、社长张礼炯的带领下,来到隆昌市双凤镇芭蕉村开展扶...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