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气矿:圣灯山上的辉煌

内江日报 2019-08-19 07:24 大字

当年圣灯山炭黑生产场景

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

工作中的张世云

讲述人:

张世云,隆昌市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馆长。2006年接手纪念馆,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资料搜集和宣传工作,力图展现内江市气矿建设的辉煌成就,以及对石油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背景:

建于1996年的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坐落在隆昌市圣灯镇,其前身是著名的隆昌气矿,先后接待过毛泽东、朱德、邓小平、贺龙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这里的气矿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

◇本报记者丁洁整理

一座纪念馆,

记录昔日辉煌

对于石油人来说,隆昌气矿当属石油圣地之一,它承载的石油精神应该被周知,被传承!2006年,我任西南矿区宣传部长,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即带领工作人员开始了纪念馆重新布展工作。

2006年,纪念馆在移交给我们时还比较荒凉——没有精美的展厅,展示馆以外的地方野草丛生,藤蔓植物爬满了原有的旧厂房,馆内也仅有少量的展板资料。

我们几乎跑遍了县、市档案馆以及省档案馆,查找当时的历史资料,但文字资料只是一部分,为了还原当时的场景,还需找到亲历者来叙述毛主席视察隆昌气矿时的情况。只要一听说哪儿有人可能知道这件事,我就一定会登门拜访。我甚至跑到了北京,拜访了当时拍摄毛主席视察照片的新华社摄影记者侯波。

重庆江津、川西北、广汉……我南下北上,四处搜集信息。当年的亲历者有的已经去世,有的已是耄耋之年,交流困难,我就找到这些老人的子女了解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奔走,我们手上掌握了大量资料,在还原历史事件的同时,也纠正了网上流传的一些错误说法。

改造纪念馆的设计方案几易其稿,最终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方案。经过精心打造,纪念馆现有总面积11000平方米,其中,展区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多平方米。

馆内的10个玻璃展示柜里,装满了各种各样和历史有关的物件,各种详实的图文资料,向游客们诉说着一段令人振奋的历史、一种令人惊叹的精神。解说词也有了3个版本,可以根据不同的参观者应用不同的解说。随后,纪念馆被命名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

一座炭黑厂,

名声显赫载入史册

这些年,通过我们搜集到的资料,有关隆昌气矿建设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

古老的圣灯山上,有着诸多美好的传说。上世纪30年代末,圣灯“奇观”引起了地质学家的重视,经过一批地质学家的勘探和研究,发现圣灯山下富含天然气,“圣灯”之谜就此解开。

1943年被称为“远东第一井”的隆2井开钻,日产气约3.6万立方米,用于地方人士兴办的“隆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熬盐、烧砖,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49年12月5日隆昌解放,国家迅速恢复了隆2井的天然气生产和解放前未完成的隆4井钻井工程。1950年,全川产气646.1万立方米,其中圣灯山就有616.8万立方米。

当时,被誉为工业“黑金”的炭黑完全需要进口,为了打破国外的封锁禁运,中央决定利用圣灯山气田的天然气试制炭黑。

其实,我国早在魏晋时期就掌握了“松烟制墨”的技艺,但炭黑生产长期停留在手工业阶段。1950年春,有关部门抽调原重庆工业试验所专家张铁生、周学厚等5人筹建西南工业部303厂,当年6月24日便生产出第一批天然气槽法炭黑,“圣灯牌”炭黑横空出世。1951年10月1日,“圣灯牌”炭黑获得了西南工业展览会特等金质奖。

圣灯牌炭黑的成功生产,过程异常艰辛。据许多亲历者回忆:炭黑生产过程中,周围很多东西被炭黑的烟雾所覆盖,“连天上飞过的麻雀都是黑的”,经过一天的生产,工人们个个都是“黑包公”,只留下两个白眼珠子和一口大白牙,有的家属还曾因此闹过笑话,认错了自己的丈夫。

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除了奋力搞生产,还要研究改进工艺流程,减少炭黑粉尘飞扬,特别是新中国炭黑工业的奠基人张铁生,他在科研岗位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53年,根据“一五”计划对圣灯山扩大勘探,1955年,在圣灯山下的两道桥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天然气工业气矿——隆昌气矿。1958年,组建了我国第一个天然气研究站,利用天然气制炭黑、制合成油、液化提氦等,这些都是我国首次掌握的技术。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最早进行天然气开发并投入使用的地方之一,隆昌气矿炭黑厂是我国天然气生产炭黑的摇篮。

一段难忘历史,

成就“最光荣的火房”

搜集详尽史料的同时,我们也寻找着当时的老物件,便于直观地展示历史。

在拜访一位原气矿党办秘书时,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捧出了自己上世纪50年代做的剪报夹,里面是张贴规整的报纸资料,还有一部分手写的回忆录底稿,让我内心深受触动。

剪报夹里,有一段让人动容的历史:

1958年3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主持成都会议结束后,由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陪同,于下午6时乘火车到达隆昌。当毛主席听到当时的炭黑年产量可达1000多吨时,露出了笑容。而毛主席在21号火房前听取生产汇报的场景,被新华社记者侯波用镜头永久定格,留下了伟人生平唯一的公开蹲姿照。隆昌气矿,也是毛主席唯一视察过的石油单位。

为了铭记这份伟大的关怀,隆昌炭黑厂槽黑车间从此更名为“327车间”;青年突击队员们利用工余时间,在毛主席参观过的火房旁修起了两座“跃进号火房”。毛主席视察过的1号火房和21号火房,被刷上了“最光荣的火房”字样,前来参观学习的职工群众一批又一批。

就在毛主席视察前后,朱德、邓小平、贺龙、吴玉章等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也亲临视察,给川渝石油人以巨大的鼓励和鞭策。

经过60余年发展,四川盆地现已形成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两大产气区,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和气区发展,从1977年产气50亿立方米到2015年突破300亿立方米,四川天然气发展一直向上,预计到2020年天然气总产量将达到550亿立方米,跃升为中国最大的产气区,其中,中国石油在川产气量将会突破330亿立方米。

新闻推荐

经济开发区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上半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9亿元,增长14.4%

本报讯(YMG记者郭超通讯员纪海燕摄影报道)今年上半年,莱山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提升经济...

隆昌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隆昌市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