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润民心——隆昌市保护利用沱灌工程纪实

内江日报 2018-07-21 08:02 大字

沱灌工程,又称为沱江石盘滩提水灌溉工程,地跨内江市东兴、隆昌,成为位居全国第二、四川省第一的水轮泵提灌工程,既是隆昌的生命基础工程,又是隆昌人民和隆昌水利工程建设者用汗水和热血铸就的隆昌水利史的一座不朽丰碑。

近年来,隆昌市充分保护沱灌工程,发挥沱灌工程的作用,为78万隆昌人造福,为隆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报记者蒋小琴 文/图

■ 历时27年建沱灌

隆昌地属浅丘,田多土少,主产水稻,所处地形高于周围邻县。然而,隆昌境内无大江河流经过,多年平均降雨量偏低,地下水蕴藏量不丰富,水资源贫乏,自古以来冬干、春旱严重。

“干旱、缺水严重影响隆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也制约着隆昌发展。”隆昌市沱灌工程管理处代理处长潘用彬介绍,当时的隆昌县革委会计划从离隆昌最近的沱江引水,补充隆昌水源,解决隆昌水资源贫乏的问题。

1972年8月,隆昌沱灌工程破土动工,经过一二三期工程建设,历时27年,共投资6243.46万元(国家投资3472万元)最终建设完成。

隆昌沱灌工程经过三期建设后,又经过了一期、二期、三期改造,逐步发展为以灌溉为主,兼水利发电,同时抗御严重干旱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发挥多方面的效益,具有广阔的经济开发前景和广泛的社会意义。

沱灌工程造福隆昌人民,不仅改变了隆昌自古以来的农业干旱缺水面貌,还是隆昌城市饮用水和一二三产业用水的重要来源,其建设成果和产生的效益更是为隆昌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灌溉效益保生产

7月,走在隆昌大地上,中稻已长出谷穗,晚稻正抓紧栽插入田。

隆昌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3日至5月8日,隆昌市通过石盘滩水电管理站和古宇庙水库,为石盘滩灌区提水36天,为古宇庙灌区防水15天,保障了隆昌2018年顺利实施春耕生产。

“能这样顺利地栽插秧苗,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胡家镇的一位老人回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靠天吃饭,能否种水稻就看天下多少雨,自从修建了沱灌,抽水就能灌溉。

为了应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对用水的需求,沱灌工程建成后,隆昌市又对其进行了三期改造,其中2000年启动了第三期改造项目——石盘滩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项目被列入国家计划。

项目从2001年开始实施,截至2017年,全面完成了灌区规划内骨干渠系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99亿元,共完成新建渠首泵站1座,改造渠首泵站9座,新建渠道18.65公里,改造渠道195.45公里。

项目实施后,隆昌沱灌工程新增有效灌面7.71万亩,灌区有效灌面提高到33.21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3,灌区年节水能力达到2310万方,新增年供水能力4507万方,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550万公斤,年新增效益2676万元。

“2017年,由于降水量比历年平均降水量少22%,古宇庙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影响了隆昌群众的生产生活。”潘用彬介绍,当年9月,隆昌利用沱灌工程,启动沱江调水工作,至12月底结束,历时100天提水量共2600万立方米,其调水持续时间长、流速快,入库水量历年最好,石盘滩泵站提水总量3740万立方米。

沱江石盘滩提水灌区列入四川省大型灌区。沱灌工程石盘滩提水灌区实现了控灌面积35.53万亩,覆盖隆昌80%耕地,常年灌溉提水1000万立方米,有效灌面33.21万亩。

■ 维护维修保畅通

7月6日,记者走进隆昌市石盘滩水电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石盘滩水电管理站是沱灌大型灌区的龙头,担负着内江市东兴区、隆昌市35.53万亩农田和100余万人畜饮用的提水灌溉任务。

除了提水灌溉,该站水力发电效益也十分明显。1996年,隆昌实施了沱灌石盘滩枢纽工程第二期改造,沱灌电站装机容量为5×1500千瓦/时,年均发电量4600万度,年均电费收入1260万元,年均入库税金220万元。

2013年10月,隆昌全面启动发电机组增效扩容改造工作,改造后装机容量为5×2500千瓦/时,改造后年均发电量7160万度,改造后比改造前年均增加发电量2560万度,增加发电收入400~500万元。

“水电管理站每4~5年做一次大型维护维修,2017年正好到时候。”潘用彬介绍,2017年初,隆昌启动了春灌前期工作,对灌区内蓄水及工程水毁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对春灌需水量进行了分析,组织人员整治水毁渠道,维修提灌站和放水闸门,指导渠道沿线镇开展渠道清淤工作。

潘用彬说,除了大型维护维修外,每年会在开春后组织春季检查,对机器进行保养,对线路和沟渠进行检查,还落实了市、镇、村、组四级管水护水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24小时不间断巡查,打捞杂草,让灌区实现了应灌尽灌,为隆昌水稻满栽灌插提供了水源支撑,确保了城乡供水安全、生态需水、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水旅”融合促发展

在都江堰工作的隆昌人林琪,把隆昌沱灌工程与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进行了对比。

“如果说都江堰造福天府之国数千年,靠的是李冰的智慧和地理优势。那么,隆昌沱灌工程靠的是隆昌人民的血汗力量,让隆昌人不再为农业生产忧虑,也非常了不起。”林琪表示,很期待隆昌沱灌工程能像都江堰水利工程一样引人注目,成为游客自驾旅游的体验景点。

林琪的想法不是空想。隆昌正以多种方式,让隆昌沱灌工程在发挥灌溉发电等功用的同时,也为隆昌旅游业发展补充“活力”。

“四河一湖”形成了隆昌的重要水系。其中“一湖”是指古宇湖。古宇湖原名古宇庙水库,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一座中型人工湖,古宇湖储水量达5600万立方米。古宇湖是沱灌渠道的终点,是沱江石盘滩提水灌区的充蓄水库。

今年初,隆昌市委一届二次全会规划整合古宇湖和古牌坊两个城市AAAA级景区文化内涵、旅游资源、品牌效应,打造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任务目标。

6月6日,古宇湖以自然、和谐、生态的特点,作为新成员加入了国际休闲湖泊推广联合体。

如今,古宇湖已由以前单纯的囤水灌溉扩展为以灌溉、供水为主,兼有防洪功能,集发展水产、旅游休闲等综合开发价值的水利工程设施,被喻为“川南明珠”。

新闻推荐

隆昌市:“开心花椒”助力乡村振兴昔日荒山变成金山银山

◇廖莉文/图“开心花椒1号结出的花椒很饱满,很适合作为种子。”7月12日,在隆昌市石燕桥镇黄牛垭村7组的山坡上,舒...

隆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隆昌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