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农耕文化 推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兰萍文/图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已经入夏的东兴区田家镇的现代农业园区,一派生机:各类蔬菜蓬勃生长,各种鲜花竞相开放,市内的、市外的游人慕名而来品农家菜、赏五色花……
其实,不少当地人心里清楚,吸引来来往往游客的,除了现代农业催生的乡村游,还有传统农耕文化彰显的魅力——
泥巴墙、木材梁、茅草顶,一栋栋造型别致的村舍还原了上个世纪农村普遍的泥墙瓦房。插秧图、牧牛图、打鱼图,一幅幅描绘农耕文化的墙绘,将人们一点一点从现代城市带入过去的农村——
有一种文化,
长在甜城百姓的基因里
内江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的沱江中游,土地丰腴,经济开发较早。东汉建县,内江曾称汉安、中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内江先民们事农桑,务耕作,重农务本,民风敦纯,逐渐形成了内涵极为丰富的农耕文化。不少内江人认为,千年形成的内江农耕文化,其核心精神是“勤劳朴实的农本思想,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开拓创新的变革意识”。
有着丰富内涵的农耕文化,不仅成为内江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化符号,也对内江的社会历史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可以说,农耕文化一直种植在内江人的文化基因里,浸润在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当中。
内江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地区,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全省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水产产业化试点市。革命战争时期,内江人民竭尽全力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援抗战,内江、资中两县蔗区人民将蔗糖生产提高到历史最高水平,确保了前方后方的糖料供应;同时新发展了燃料酒精制造业。这不仅体现了内江人不怕苦、不怕牺牲的精神,更体现了内江人对农耕文化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
有一种民俗,
成为内江文化产业丰富的源泉
悠久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内江淳厚而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到过年过节时,来自婆城威远的牛灯舞总会吸引不少人的注意。越溪牛灯舞过去称“牛儿灯”,始创于清朝中期,以放牧、农耕为背景进行创作,综合说、唱、走、跳等多种表演形式,模仿牛的各种动作,表现牛的憨厚……
内江的传统民俗文化独具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除了越溪牛灯舞,威远石坪山歌、隆昌青石号子、新场镇“翔龙节”等20余项涉及农耕文化的项目也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
千百年来,内江人就是用这些原始古朴、底蕴丰厚、民间特色浓郁、乡土气息强烈的表达方式来传递自己的情感,由于受外来和现代文化渗透较少、个性突出,因而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
其中,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隆昌夏布备受人们青睐。
夏布,又名苎布、生布、麻布、扁纱,是一种用苎麻以纯手工纺织而成的平纹布或罗纹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越地区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苎麻耕种和使用手工织布。苎麻经脱胶、漂白、经纱、刷浆、上机、织造等工序编织成布,成布后需加灰锻濯漂白,制成白苎以及白苎细布。
每一道工序,仅凭着双手一点一点造就成型。
一匹夏布45米,凝聚的不只是每个人的心血点滴,里面满含的时间与故事,或表面看起来的波澜不惊,都静静地流淌在那里。
刺绣,有着近三千年历史,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同为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夏布结合,粗犷与细腻之间成就了汉安夏布绣。
走进位于市中区的夏布绣基地,十几名绣娘正手拿钢针,在一块块夏步上飞针走线,动作娴熟。夏布绣多绣山水、花鸟及鱼。几十上百公分左右的小绣一般由绣娘或画师手绘,大型山水则由机器打印。一米八的大型山水绣,三个绣娘,少说也要两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小绣,一位绣娘也得花费近一个月时间。
夏布绣是中国刺绣园中的老枝新花,承载着中国刺绣的传统技法。
基地负责人高宏告诉记者,基地的建设旨在解决农村留守妇女、下岗女职工、残疾人灵活就业的问题。如今内江正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夏布绣作为内江一个特色传统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下,夏布+刺绣、夏布+文化、夏布+服装、夏布+外贸、夏布+培训、夏布+旅游……一个全方位的夏布绣文化产业世界正在形成。
有一种情节,
助推着内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内江,5300多平方公里,如何在这么一大片的土地上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农耕文化的发展给了我们启示——
一提到向义镇的四方村,在内江已是小有名气,这个位于威远县南端的村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不少游客闲时的好去处。
不仅因为这里有浓郁徽派风格的建筑,也不仅因为这里是万亩无花果之乡的核心区域,还因为这里在充分发展现代产业的同时,着力挖掘本土农耕文化,让人们在感受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又能寻回儿时田地里的欢乐。
走进内江市首个开馆的村文化陈列馆——四方村文化陈列馆,各种陌生又熟悉的老物件总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不少游客认为,在这里看到的不仅是过去的农村,更是记忆中的情怀。
该文化陈列馆由民俗博物馆、四方村村史馆、无花果文化馆组成,其中,民俗博物馆陈列展出了越溪的牛灯舞、观英滩的石坪山歌、“周萝卜”酱菜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村史馆主要展示了农业生产生活资料近百种,包括风簸、石磨、水车、清代雕花大床、老式自行车、脚踏式缝纫机等传统生活用品。无花果文化馆主要通过图片、文字、产品介绍四方村的无花果产业文化。
充分挖掘本土农耕文化,依托无花果等主导产业发展乡村游,如今四方村已经打造出一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首位致富产业,同时也帮助当地村民走出一条增收之路,数据显示,201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7万元。
据悉,四方村还将以“农旅新村·幸福四方”定位,进一步挖掘四方自然与文化资源潜力,发挥“民俗博物馆”、“八姑寨遗址”和“八姑传说”等浓郁乡土文化优势,发展民俗农家乐、民俗文化长廊、民俗雕塑园等,重点打造以四方湖为核心区域的生态花卉种植区,扩大花卉乔木种植面积,发展花卉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
“种文化”,在内江市,四方村不是个案。
走进位于东兴区田家镇的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区,造型别致的泥墙瓦房,乡土气息浓厚的村舍,让人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的农村生活。园区村舍的墙体上,一幅幅描绘有种田、收割、晒粮等农耕文化、乡村记忆的墙绘极具历史感,成为园区一道亮丽的风景。
传统的耕作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其实早已成为文化的一部分。而泥土孕育的农耕文化,即使走得再远,也要在土地里扎得住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让产业兴旺起来,环境好起来,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内江长江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黄鸿告诉记者,园区在着力发展产业的同时,还将精力放在了上世纪川南民居风格建筑以及农耕文化墙绘上,这为园区注入了传统文化的血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貌。
借助旅游,文化有了载体;植入文化,旅游走出了差异化道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旅游的互利共生间,不仅留住了远方的客人,还为本地的村民创造了增收致富之路。
目前,整个园区基本解决了临近五个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平均每天就有250余人。园区高峰期日接待游客近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由2008年的7000余元增加到如今的10000余元。
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内江振兴乡村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将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文化凝聚成更强大的力量,切实带动农村产业兴旺起来,环境好起来,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
新闻推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人社部20号令)的相关规定,参保单位应按时足额缴...
隆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隆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