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 为群众织就“安全网”

内江日报 2018-03-23 08:49 大字

“环境美了,邻里之间的矛盾少了,身边的不稳定因素也悉数排查,并得到有效遏制。”甜城群众的满意度,体现出近年来内江市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成效。

近年来,内江市积极探索、创新社会治理工作, 全城启动“点、线、面、圈”立体防控,织出“安全网”;全面推进“天网”建设,让平安全面升级;创新多种自治方式,激发社会活力,汇聚“平安内江”建设强大正能量;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始终坚持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出发点,将平安、法治的理念深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本报记者 曾利军 文/图

1 打造全域视频监控 让“天网”为千家万户“巡更守夜”

初春,甜城阳光明媚。

碧波荡漾的甜城湖畔,三五成群的市民一边悠闲地散步,一边谈笑风生,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

平安是民生最重要的课题,老百姓生活得和谐、安全、幸福,直接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如今,甜城大地四处和谐的画面,离不开它的守护——天网。

几个月前,在市中区公安分局的指挥中心内,一名50岁左右的大妈正着急向民警求助:“同志,我家养的狗跑出门后,怎么也找不到了,你们能不能帮我调一下‘天网\’?”

“大妈,你不要着急,我们马上就帮你寻找。”

……

随即,民警通过天网监控画面,很快就发现了小狗的踪迹。原来,它出门后跑进了旁边的一个小区内,这才导致它的主人怎么也找不到。

发现小狗的踪迹后,大妈将小狗的踪迹通过电话告知了家人。

不一会儿,大妈就接到家里人打来的电话称:“我们家的狗找到了,感谢警察同志!”

市中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的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天网的建设,协助公安机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自不言说;在平时服务广大市民方面,也取得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3月21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近年来,内江市累计投入上亿元,用于城市“天网”工程建设和改造升级,城市“天网”监控点位达到1600多个。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抓城区“天网”建设的同时,内江市于2014年在全省率先实施乡镇“天网”工程。2015年底,全市121个乡镇实现“天网”全覆盖,监控点位达到2100多个。

同样,内江将“天网”延伸到了乡村。

2016年,市中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区12个镇、155个村“雪亮工程”全覆盖,今年全市“雪亮工程”将覆盖500多个村、接近全市农村的三分之一。如今,很多村民在家就可查看周边视频监控,实现一键报警、一键缴费等。

“有了‘天网\’,我们晚上睡觉都放心些。”家住市中区翔龙山的杨大爷说,“天网”就相当于无数双眼睛一样,日夜守护着甜城市民的安宁。也正是有了“天网”的守护,甜城市民的生活环境才变得更加和谐、安宁。

2 创新探索居民自治 汇聚“平安内江”建设强大正能量

创新自治方式建设“平安内江”。

如今,内江市除村民监督委员会、议事会等村民自治方式外,各县(市、区)还积极探索,创新多种自治方式,激发社会活力,汇聚“平安内江”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2017年3月14日,城南街道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表彰会议。会议表彰的不是“三八红旗手”,不是“五好家庭”,不是“先进个人”,而是表扬一名门卫——周万培。

自2016年开始,城南街道开始了网格自治试点工作,在市中区沿江路396号从事门卫工作的周万培因为工作负责、认真细致、办事热心成为了城南“01网格”物业人员。

据市中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南01网格自2017年8月试点成立运行以来,在推行“小网格”为平台的“微治理”途径中,始终立足于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坚持不断探索“网格+”的运行机制模式,切实把党组织建立在网格,把居民自治、区域共治、厉行法治运行在网格,把服务力量融合配置在网格;通过探索“三个整合”为要素的保障体系确保“网格+”的顺利推进,通过探索夯实“三单五步”为基础台账的工作法,进一步筑牢了网格网底基础,确保了网格治理水平和社会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内江市把网格化服务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后多次对做实做强做优网格化服务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截至目前,市、县、乡、村、网格五级网格体系全面建成并规范运行,市、县(市、区)级分流中心、监管中心配备人员57名,全市共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535人,其中专职670人,兼职1865人;配备手持终端机2893部。

2017年,全市网格员向相关职能部门发送治安隐患信息9440条,录入出租房屋信息80904间,办结各类网格事项221117件。

同样,在隆昌市,有这样一支队伍很受当地老百姓欢迎——夕阳红巡逻队。

据了解,近年来,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守护辖区居民安宁、和谐,隆昌市开展“千名干部进万家”活动,组织干部定期走访入户,了解群众所需所愿,摸清综治底牌,打好群众基础。

目前,隆昌市共组建“夕阳红巡逻队”158支,常年开展巡逻积极分子1156人。而这支由老党员、退休干部、老干部、老教师为主体,自愿组建的“夕阳红巡逻队”已成为隆昌市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 启动“立体防控体系” 让甜城和谐、安宁更有保障

2015年12月26日上午8时51分,由成都东站出发的G8503次列车驶入内江北站,标志着内江正式进入“高铁时代”。

随着成渝高铁的开通,内江成为成都与重庆的人口聚集中心,外来人口逐渐增多,社会治安防控难道增大……

为适应新形势,面对新挑战,内江市公安部门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构建主城区“点、线、面、圈”立体防控体系。

所谓“点、线、面、圈”立体防控体系即:特警、武警联勤管点,交警管线,派出所管面,特警、交警设卡管圈。

自2017年7月12日内江市主城区“点、线、面、圈”立体防控体系正式启动以来,甜城市民明显感觉到,街面巡逻的警车多了,小区里巡逻的警察多了,内江的社会治安环境越变越好了。

数据显示,内江市启动“点、线、面、圈”立体防控体新模式后,全市街面违法犯罪同比下降24.7%,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3.5%,交通事故、伤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7.8%、14.5%。在全省开展的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中,全市各县(市、区)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

“平安内江”建设是内江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建设幸福美丽内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一张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安全网”已在甜城大地铺就,并不断向纵深拓展、延伸、提升。

新闻推荐

省教育基金会负责人调研隆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积极改善硬件设施 为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校园环境

(全媒体记者刘如意)3月22日,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徐世群率全省教育基金会协作会参会代表深入隆昌市部分学校,实地调研隆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内江市委常...

隆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隆昌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