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曲《敬酒歌》,尝一口非遗美食,跳一段竹竿舞 壮乡民俗盛宴开场 宾朋共享文化大餐

南宁晚报 2022-04-04 05:53 大字

?扫码可看现场视频

■本报记者卢丽婷/文 刘增璇/图

一曲曲高昂嘹亮的壮族山歌、一道道独具特色的壮乡美食、一项项乐趣无穷的体育民俗活动,令人流连忘返。昨日,南宁市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展示活动在武鸣区明秀园风景区举办,各方宾朋共享民族文化盛宴。

◆山歌美食迎接宾客

“贵客来到我壮乡,请喝一杯香甜酒,喝呀喝呀喝下去。把酒抬至大院中,亲朋好友来我家,肥羊瘦牛送上来,喝酒吃肉乐悠悠。”昨日,一曲富有特色的壮族民歌《敬酒歌》在武鸣区明秀园风景区响起,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展示活动热闹开场,嘉宾们纷纷举杯同庆,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有好歌也有好酒。在荔枝园广场,艳丽喷香的五色糯米饭、酸甜可口的柠檬鸭、浓郁细嫩的灵马鲶鱼、爽滑细腻的生榨米粉等非遗美食,由壮乡美食大厨现场烹饪。宾客们一路品尝,乐不思蜀。

随后,吃饱喝足的嘉宾开心地跳起舞来。“嘿!呵嘿!”伴随着敲竹声、高呼声,宾客手拉手跳起了竹竿舞。大家随着竹竿的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踏,做出美妙动作,现场气氛欢乐热烈。

◆壮族服饰展现风采

在欢声笑语中,嘉宾们还参加了打陀螺、抛绣球、滚铁环等独具壮族特色的民族体育比赛。他们手持木陀螺,将麻绳一圈一圈缠绕在陀螺上,而后挟住绳子末端,迅速向地面一旋,陀螺就“呼呼”转了起来。比赛的嘉宾们用手中麻绳利用巧劲打起了陀螺,让陀螺持续转动,谁的陀螺转得最久即获胜,好不精彩。

一眼望去,壮族“阿哥”“阿妹”身穿图案精美、颜色艳丽的壮族服饰,将园区风景衬得越发美丽。武鸣壮族传统服饰及彩绣工艺第五代传承人陆兰珍一针一线来回穿梭,展现了多彩的壮族服饰是如何制成的。

陆兰珍11岁起便开始学习彩绣,至今已有59个年头。多年来,她将彩绣工艺创新融合,制成挂件、香囊等物,深受欢迎。她还探索古骆越婚礼文化,将其作为基调,设计制作壮族妇女婚礼服饰等。陆兰珍团队耗时2年制作的一套名为“古骆越新娘”改良版壮族服饰作品,曾获得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金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铜奖。“欢迎更多人来学习彩绣这门工艺,谁来我都免费教。”陆兰珍希望将彩绣工艺传承下去,近年来也一直到各所学校传扬彩绣,同时还设有场地供妇女儿童来学习。

◆把壮乡文化宣扬出去

沿明秀园景区漫步闲游,从入口处至荔枝广场,可一路品尝武鸣沃柑、两江红薯、夏黄枇杷、府城红糖等富有武鸣特色的土特产。耕地犁耙、编织渔笼等传统农耕用具也在路边一一亮相,供人欣赏。

宾客坐在织布机前,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一手推着挡板,一手穿着飞梭,左右脚配合踩下踏板,就这么一来一回,慢慢体验织布过程,“沉浸式”感受农耕文化精髓。

武鸣区文化馆馆长余燕鸣表示,此次活动是为将八大非遗传承技艺项目、壮民族非遗民俗项目等底蕴深厚、魅力独特的壮乡民俗文化宣扬出去。“‘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的呈现,充分体现壮民族勤劳、聪明、智慧的精神。各民族人民共聚共庆,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真真正正做到中华民族一家亲。”余燕鸣说。

新闻推荐

南宁北站多线桥顺利竣工 贵南高铁广西段桥梁工程完成98%

本报南宁讯(记者/康安通讯员/莫育杰)3月14日,随着现场指挥员一声令下,一榀长32米、重900吨的简支箱梁缓缓落在贵南高铁南宁北...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