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民俗盛典《那人那谣》创作汇报演出 习俗歌舞戏乐汇萃 讲好民族文化故事

南宁晚报 2021-12-25 05:09 大字

?《那人那谣》展现了绚丽多彩的广西风情?本报记者李宗文 摄

本报讯(记者李宗文)“那米糇、沦米巴,嘎给嘎哔岱公大,咯漏灌、赛咯沙,贝贝侬侬昂哇哇……”一首具有广西稻作民族文化辨识度的古老骆越谣,拉开了自治区文联庆祝建党百年重点文艺创作项目——百越民俗盛典《那人那谣》的帷幕。

《那人那谣》节目分《春之祈》《秋之报》上下篇共8幕,包括《求花·仪》《祈雨·典》《耕耘·俗》《尝新·节》《感恩·谣》《丰收·舞》《团圆·乐》《幸福·歌》,展现广西作为稻作民族拥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以节日习俗、人生礼仪、歌、舞、戏、乐艺术形式讲述壮族“祭花婆”、蚂拐节、敬牛节、尝新节、七月十四、丰收节、侬垌节、哭嫁等节庆民俗文化故事。大新高腔诗蕾、马山三顿欢、隆安高腔民歌、天峨古壮调、武鸣酒歌、邕宁酒歌、侗族酒歌等原生态民歌,以及取材于嘹啰山歌、百色田东嘹歌、河池地区山歌、武鸣东部北部山歌、侗族山歌等的新民歌民谣,还有马头骨胡、壮牛胡、瑶族反手乌、板狮、壮族拜囊海、天琴弹唱、马山会鼓、都安打扁担、苗鼓等非遗展演,在此次民俗盛典的舞台相继呈现。主创人员以“文艺两新”为主,特邀广西知名歌手和各地山歌王、非遗传承人等参演,多民族艺人同台共演,多民族文化元素交融,共同唱响“民族团结齐奋进,深情颂党百年恩”主旋律。

在《那人那谣》创作座谈会上,黄凤显、苏燕玲、唐春烨、覃祥周、韦彩珍、刘玲玲、陈道宁、颜斌等专家在对《那人那谣》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分别从整体构架、民俗表达、舞台语言、音乐风格、舞蹈语汇、舞美服装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主创们表示将认真消化领会,悉心钻研,打磨提升作品品质,用心讲好广西稻作文化故事。

此次创作汇报演出由自治区文联主办,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和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承办,广西山歌学会、孚励社协办。

新闻推荐

记马山的金伦洞

习作园地□小记者会员汪芸辉(南宁市滨湖路小学)假期的一天,爸爸带着我们全家去游马山的金伦洞。我们从水景顺庄出发,大约20分...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