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发布 武鸣“壮族三月三”民俗马山壮族会鼓习俗上榜

南宁晚报 2021-11-14 05:08 大字

?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武鸣区宣传部供图)

本报讯(记者卢丽婷宾艺苑通讯员方海仕潘丽莺黄慧琴)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关于命名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通知》,全国有共183个品牌项目入选,广西有8个品牌项目入选,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中获评数量最多的。其中,南宁市武鸣区“壮族三月三”民俗、马山县壮族会鼓习俗成功入选。

“土得亮丽、俗得精粹”是武鸣“壮族三月三”民俗的最大特色。多年来,武鸣举全城区之力举办中国壮乡·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暨骆越文化旅游节。骆越祭祖大典、广西歌王大赛、山歌对唱、壮族服饰大赛、师公戏大赛、非遗文化展示、五色糯米饭制作技艺大赛、千人竹竿舞、抢花炮比赛、抛绣球比赛、民间竞技等40项具有壮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一一展现风采,独特的壮族民俗文化魅力令人沉醉。

加上壮家美食、土特产交易等活动的融入,武鸣“壮族三月三”民俗节日呈现出“表演活动万人空巷,经贸活动盛况空前”的火爆场面,参与群众及国内外嘉宾多达20多万人。

武鸣“壮族三月三”民俗节日自1980年举办至今,历经41年的传承、提升。武鸣区注重挖掘民俗文化,注重文化融合,重视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组织“壮族三月三”代表性传承人,以各传承基地为依托和延伸,积极开展“壮族三月三”“五进”活动,全城区共参加相关传习活动的业余文艺团队239个,参与人数多达数万人次。如今,该民俗活动已然成为广西“壮族三月三”节庆的标志性文化品牌。2014年,武鸣“壮族三月三”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会鼓表演是壮族群众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马山会鼓习俗最早出现在宋代,盛行于清代,逐步演变为壮族民间的主要娱乐方式并传承至今。马山壮族会鼓使用的套具主角是鼓,配角为锣和钹。会鼓敲打时声音洪亮、浑圆、厚重,现存最大的“鼓王”450岁,重达500多斤;锣和钹以洪亮、清脆的声音点缀鼓点。会鼓表演时,众鼓齐鸣、气势磅礴、震天动地、声传四方。2018年《千年会鼓擂》受邀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文艺演出,展现了马山会鼓的磅礴气势。

新闻推荐

化工产品泄漏引发流淌火如何灭?广西消防开展化工灭火实战演练,出动新型灭火器材仅用8分钟成功灭火

扫码看更多资讯本报讯(记者韦东通讯员韦瑜贞姚飞钰)11月9日,广西消防在南宁市武鸣区开展化工灭火救援编队作战效能演练...

武鸣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鸣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