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渐成“国字号”“冬训基地”

南宁日报 2019-01-18 05:49 大字

▲中国U18女手球员在进行体能训练。 ?中国砂板乒乓球队在南宁训练。中国U16女手球员进行力量练习。

本报记者 韦 峭 文/图

前有各级国少足球队,后有女手国青队,去年入冬以来,南宁似乎成了国内运动队伍的“冬训基地”,多个项目的“国字号”和一些区外的专业运动队伍选择在邕过冬,绿城体坛在这个冬天也因此显得格外热闹。

1

具有独特的气候优势

对于运动员来说,冬季是储备体能和提高基本功的关键时期,较之北方,南方有独特的气候优势。每到冬天,南宁就成为各地运动队伍冬训的首选之地,而足球、水球、手球等项目的运动队伍在南宁过冬已有较长的历史。

南宁手球基地被称为“中国手球之家”,从1986年起开始接待各级手球队,30多年过去了,这里热闹依然。去年入冬以来共有4支队伍到南宁手球训练基地集训,其中就包括中国女子手球U18、U16 两支“国字号”。

从2018年12月27日起,中国男足U15的一批队员到南宁开展冬训,此后,多支各年龄组的球队也陆续抵邕。

曾经的柳沙足球训练基地每到冬天就热闹非凡,各年龄段的国家男足、女足和俱乐部梯队均在此留下过足迹,包括高红在内的一批“铿锵玫瑰”,也都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南宁的绿茵场。

1月8日,2019年全国男子水球冠军联赛南宁站在广西体育局江南训练基地游泳馆开赛,共有来自上海、湖南、广西、陕西、广东等省区市的7支代表队106名运动员参赛,国家队则单独组队。水球队来邕过冬在南宁也有较长的历史,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武鸣灵水就成为各地方水球队的冬训“宝地”。

此外,这个冬天,一支乒乓球队也来到了南宁。为备战乒乓球砂板世界锦标赛,中国砂板乒乓球队的13名球员从1月15日起在南宁进行为期一周的集训,绿城的“冬训阵营”今年格外庞大。

2

南宁市体育设施日趋完善

适宜在冬天开展训练的气候是南宁特有的优势,而日益健全的体育设施则为冬训锦上添花,包括中国砂板乒乓球队总教练肖克永在内的砂板乒乓球界人士表示,南宁不仅有好的运动氛围,而且有好的场馆,这是他们选择来邕冬训的原因。

1月15日,中国砂板乒乓球队在肖克永的带领下,在正培公益球馆开始了他们在南宁的第一堂训练课,在此过程中,砂板队的一些球员还与南宁的球友进行了交流比赛。

正培公益球馆平时免费向球友开放,一座全民健身的球馆有能力接待“国字号”,说明了南宁市全民健身场馆越来越高端,球员们在此不但能提高技战术,还能进行体能、力量的训练。肖克永认为,南宁是座乒乓球名城,曾出现过韦晴光、谢超杰等一批世界名将,而且许多球馆条件优越,期待球队在南宁集训能将球员的状态调整至最佳,争取在世锦赛中再创辉煌。

已是第二次来南宁训练、比赛的砂板乒乓球世锦赛、世界杯双料冠军严魏豪表示,与夏季相比,冬季在南宁训练的气候更为适宜,而且这里的条件完全能满足他们的备战要求,“我期待通过在南宁一个星期的训练,进一步完善技战术,结合不足去加强训练,调整好状态,为冲击世锦赛冠军而努力。”

除了正培公益球馆,南宁市拥有塑胶地板和“彩虹”球台等高端设施的乒乓球馆也日益增多,这让更多的专业队伍在冬训时更为青睐绿城。

3

情怀“点缀”吸引各支球队

适宜的气候,周到的服务,再加以情怀“点缀”,南宁手球训练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手球之家”。新老手球人在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冬天,对于一些教练、领队来说,冬天来南宁就如回到了“娘家”。

冬天,南宁手球训练基地格外忙,两支“国字号”和两支地方队伍的100多人同时在此集训,这让基地主任莫小平似乎又看到了30多年前那热闹的场景。南宁手球训练基地于1986年挂牌成立,在此后的多年里,全国各地的10多支地方队伍均来此冬训,如今手球界的许多教练、领队和官员都曾以运动员的身份在南宁过冬。莫小平说,放在全国范围内,南宁手球训练基地的硬件条件并非一流,但每到冬训,许多人首先想到了南宁,“他们对南宁手球训练基地有很深的感情,来到南宁,就有了回乡探亲的感觉,这是一种情怀。”

在后勤方面,训练基地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吃、住、行均为球队提供最好的服务,这也让教练、球员们感动。中国女手U18领队王明星介绍说,来邕集训的这支队伍主要是为了备战今年7月在黎巴嫩举行的亚洲青年锦标赛,为此还特意请来了韩国的教练,在南宁进行为期3个月的冬训。王明星还表示,球队对南宁的接待很满意,基地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为他们的训练提供了周到的服务,她说:“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来过南宁,当时还是运动员,在这里度过了5个春节,南宁手球训练基地可以说是‘中国手球之家’,我们对南宁有很深的感情。”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提高运动成绩最为关键的冬天,绿城这块“运动宝地”成了香饽饽。这座城市正用适宜的气候、齐全的场馆、热情周到的后勤服务和情怀,吸引着八方健儿。

新闻推荐

三人上大明山扫墓被困失联 多部门联合30小时生死救援

救援队员搀扶获救老人下山。警方供图南国早报记者卢荻通讯员周岩1月4日,南宁市武鸣区三名居民上大明山扫墓时迷路,被困在深...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