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教学相长

南宁日报 2018-12-19 06:07 大字

韦耕子老师实行启发式教学,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戴健老师认为,只有严爱相济,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潘凤仁老师从传统文化方面拓展学校的养德课程。林川敏用责任心、感恩的心和宽容的心“三心”教育,教学生做人。在潘凤英老师的打造下,学校管乐团在各种比赛活动中崭露头角。

近日,南宁市教育局、南宁市教育基金会公布了2018年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名单,共有20名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入选。据了解,南宁市“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范围覆盖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参与评选的老师均为从事教育工作满6年以上、从事班主任工作满5年以上的一线教师。让我们走近部分获奖老师,了解他们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用爱心播种用智慧耕耘

南宁市第四十三中学韦耕子

在领导和同事的眼中,他爱岗敬业,勤奋踏实;在学生和家长的眼里,他待人诚恳热情,亲切友善。他,就是市第四十三中学老师韦耕子。从教23年来,他从没停歇过忙碌的脚步,担任了23年的班主任和18年的年级组长。这份执着来自于他对工作的任劳任怨、孜孜不倦,来自于对教育的心怀赤诚、全力奉献。

讲台上的韦耕子很有特色,声音洪亮,感情充沛而有活力,吸引着每一个学生。他能根据课程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精讲精练,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力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进行启发式教学,做到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能力。在他的讲解下,看起来枯燥乏味的数学问题由复杂变简单了,由难变易了,就连不想学习的学生也开始对数学感兴趣了。课后,韦老师通过与学生多亲近、多交流,感染学生、激发学生。

“韦老师经常对我们说:‘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管你有多差。我相信你们不是因为笨,而是还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我将和你们一起努力,一定会把成绩提上去的。’他真的是说到做到!” “我的数学成绩很差,曾经让我很沮丧,一度失去了学习的信心。韦老师经常鼓励、帮助我。我开始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学。3年的努力,我的数学成绩从入学时的56分提高到高考时的109分。我永远感谢韦老师。”说起韦耕子老师,学生们的心里满满的都是感激。

韦耕子老师不仅是一名出色的班主任,还是学校优秀的年级组长。他立足实际,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二的年级晨会对学生进行纪律、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营造出良好的年级学风。此外,他还充分利用年级组例会、班主任例会以及平时的一切交流机会认真听取各班主任的情况反映,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对本年级教师加强教育管理,为他们解除顾虑、减轻压力、协调关系,打造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群策群力,把年级的各项工作做好。他和年级团队所带的5届毕业班在高考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学校获得南宁市高考成绩优秀奖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着对事业的痴心、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热心、对未来的信心,韦耕子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爱心播种,用智慧耕耘,在塑造学生灵魂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让自己的人生在三尺讲台上闪光!

严爱需相济平凡中坚守

南宁市第八中学戴健

“每天埋头于一堆堆作业,看似苦不堪言,却让我们斗志高昂。因为每份答卷都让我看到了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了解到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我很享受他们点滴进步所带来的快乐。”南宁市第八中学老师戴健的一番话,让记者体会到她在教育事业中的乐观与坚忍。

都说“跟班需勤,治班要严”,但连续做了十几年班主任的戴健认为,管班单靠“严”是不够的,只有严爱相济,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戴健所带的2015届15班学生陈柯(化名),父母是生意人,平时很少关心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这孩子最初在纪律和学习上都表现不好,性格刚烈,对老师们的管教置若罔闻。戴老师通过观察,发现他非常喜欢打篮球,就利用各种机会让他代表班级和学校参加篮球比赛。在他一次次获得胜利而喜悦时,戴健借机与他探讨学习的事情。经过一次次的沟通、交流和感化,陈柯在学习上开始有了目标,也遵守纪律了,尤其是他考取了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后,他变得更加积极向上,争取进步,最终如愿考入了理想院校。陈柯说:“如果没有戴老师对我的不放弃,没有她的关心和鼓励,我就没有机会迈入大学的校门!” 在管理班级繁冗琐碎的工作中,戴老师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且恰当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的快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戴老师会通过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努力寻找和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做到“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更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在关爱暂时落后学生的同时,她也注重兼顾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是注意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因为她“严”,所以班风正;因为她“爱”,所以情意真。

“看似平凡的教师,却能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凭着自己的爱与担当,收获一份份沉甸甸的学生成长的硕果,谱写非凡而感人的教育篇章,这也许就是我在平凡中坚守的全部意义。”戴健说。

迎难而勇上播文化种子

南宁市五一路学校潘凤仁

潘凤仁是南宁市五一路学校一名普通而又饱有工作热情的中学语文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她曾被选派到泰国支教。然而由于教育教学理念不同,初到异国,陌生的环境、异国的师生、语言的障碍、未知的生活,让她显得“水土不服”:教学跨度大,中文老师少,备课难度大,课时多,活动多,手工制作教具,教案全部手写,等等,支教的征程困难重重。但是,潘老师迎难而上,她不仅主动向其他中文老师反复请教,还主动向泰文老师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以心换心。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她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感受孩子们满满的爱和希望。

为了让更多的泰国孩子了解和喜欢中国文化,潘老师还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才艺拓展。她通过开设茶艺课程,传播中国茶文化种子;利用中国传统节日,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利用班会课,传播孔子“仁爱”思想。此外,古筝、中国古典诗词朗诵、剪纸、毛笔、国画、中华美食……丰富多彩的课程引得泰国学生惊叹。此外,竹竿舞、扁担舞、江南平话歌舞表演等民俗活动更是吸引了大批泰国学生参与。

回国后,潘凤仁把这段珍贵的支教经历写成一本18万字的书,叫《茉莉梦——中国女教师的泰国支教心语》,书中展示了她在泰国支教的美好瞬间和坚持的不易。潘老师说,她最大的收获不是见到多少人,领略过多少美的风景,而是重新认识了自己,是她坚持播下的那些希望的种子,让她获得了快乐,这些收获早已超越当初她所面临的挑战。回国后,潘老师被评为“广西优秀外派教师”。

回国后,爱岗敬业的潘老师把在泰国支教的感悟融入自己的教学中。她利用课余时间,积极从传统文化方面拓展学校的养德课程,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传统文化。

执着赢尊重智慧获幸福

南宁市三美学校林川敏

“我爱我的学生们,做班主任是我执着追求的事业,孩子们的每一点成长与进步都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源泉。”作为南宁市三美学校的品牌教师、品牌班主任,林川敏老师用耐心细致和创新开拓为班主任这个令人肃然起敬的群体增添了一笔青春亮丽的色彩。

“先成为一名好教师,然后才能成为一名好班主任。”这是林川敏的管班理念,也彰显她的管班智慧。在林川敏的课堂上,小组探究、趣味竞技、合作学习等方式可谓新颖多彩,语言生动、善诱博引、感情充沛的教学风格把学生深深吸引。民主、和谐、愉悦、高效成为林老师课堂的主旋律。多年来,她的教育教学学生测评满意率都在96%以上,多次被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所任课班级英语成绩长期位于年级前茅;她所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竞赛成绩突出,获奖人数为年级第一;她多次承担校、市级公开课,在同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出色的教艺、突出的成绩,为林老师开展班主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其开展管理、教育工作增添了厚实的底气。

林川敏深知“无才”做不成事,而“无德”更要坏事,因此她重在教学生做人,进行“三心”教育,即责任心、感恩的心和宽容的心。但她的教育方式并非单一的说教,而是通过班会、竞技娱乐、主题小讲座、报刊等多种途径,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舆论,培养学生的真善美。她循循诱导,让学生充满感恩之心。

“心中有爱、有事业,才有真正的幸福。”在林川敏眼里,教育是一项幸福的事业,为此她甘愿付出青春、奉献热血,最终她收获了充实,更收获了幸福。

丹心育桃李巾帼竞芳华

南宁市武鸣区城厢镇第三小学潘凤英

在武鸣区城厢镇,说起潘凤英老师,家长和孩子、领导和同事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的。这不仅是因为她带出的学生艺术团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斐然成绩,更因为她对待工作的那一份执着和对孩子们的那一份炙热情怀。

潘凤英很喜欢“担当”这个词,她说:“做好课堂教学,搞好艺术教育,引领更多孩子领略音乐之美,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公民,是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的担当。”作为学校管乐团团长,为把其打造成为校园内编制完善、演奏基础扎实并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管乐团,潘凤英一心扑在管乐团的训练中,从团员的筛选、乐器的配置、场地的落实到每一个时间段的教学内容,她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校园管乐团一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潘老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争分夺秒组织孩子们排练。耐心却不失严厉地指导孩子们从一口气、一个音到节奏、乐段都做到一丝不苟,层层过关。管乐团的孩子们都很努力和争气,但在训练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阻力。一天训练结束后,一个孩子伤心地对潘老师说,因为是课余训练,家里接送困难,父母想让他退出管乐团……潘老师安慰他说:“你安心训练,老师来想办法。”第二天,潘凤英毫不犹豫地主动承担起接送这个孩子的事情。“县城的孩子能接触和学习管乐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我愿意用自己的辛苦换回这个孩子对音乐的坚持和梦想!” 潘凤英说。

学校没有专业的排练厅,合奏训练是在用棚搭起的气排球场进行。夏天,棚里闷热难耐;冬天,棚里三面通透,寒风刺骨。但不管孩子还是老师,从来没有人退却,在潘凤英老师的感染下,孩子们克服各种困难参加学习和训练。记得一个寒冬的夜晚,气温只有4℃,临出门时还下起了大雨,潘凤英依旧提前半个小时到达排练场等候孩子们来训练,她就是用这样的感召力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让原本静谧的校园飘荡起或激昂或舒缓的曲子。

天道酬勤,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训练,学校管乐团已经成长为南宁市数一数二的学生管乐团,在各种比赛活动中崭露头角,并取得优异的成绩。2018年1月,潘老师所带领的管乐团在学校和武鸣区会议中心成功举办了两场管乐团成立两周年暨迎新音乐会。音乐会上,孩子们向观众展示了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吹奏了难度较高的《美国队长》《双鹰旗下进行曲》《勇往直前进行曲》《古老出征曲》等曲目,在一个多小时的音乐会里,孩子们以精湛的演奏技艺,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夸赞。

(本版图片由市教育局提供)

新闻推荐

“亚欧币”传销案在南宁开审 2000多人上当,被卷走近1.3亿元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王斯通讯员梁丹)在南宁市武鸣区,不少人听说购买“亚欧币”很赚钱,便纷纷抢购,不料却陷入传销陷阱。12月13...

武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鸣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