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文学种子 编织作家摇篮

南宁日报 2018-11-23 06:46 大字

在文学公开课上,文学爱好者认真听讲。“绿城公益文学讲堂”邀请名家主讲,收到良好反响。 在“我是绿城小作家”第四讲中,作家黄珂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

“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的。”我国著名文学家夏衍曾在《种子的力量》中这样写道。

这几年来,南宁市在文学创作不断迈向新高度的基础上,播撒文学种子,编织作家摇篮,通过举办公益文学讲堂,传播文学精神,营造本土文学氛围;举办文学进校园活动,点燃学生心中的文学梦;举办文学培训班,激发基层作者创作活力,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夯实创作土壤,静候文学硕果。

文学公开课惠及普通百姓

3年多、34讲——面向广大文学爱好者免费开放,旨在打造成首府南宁一个具有延续性的高水准文化品牌的“绿城公益文学讲堂”,如今成为这座城市最吸引人的文学公开课。

为传播文学精神,营造本土文学氛围,南宁文学院、南宁市图书馆、南宁社区文学教育基地从2015年7月联合主办“绿城公益文学讲堂”,每月一次,为广大市民呈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讲座,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最初,这个讲堂设在南宁市建政路3号综合办公区5楼的一间只能容纳五六十人的教室。从2017年3月起,“绿城公益文学讲堂”实现升级改版,地点设在南宁市图书馆,给南宁文学爱好者提供更丰富、更舒适的公益文化服务。

南宁市作协主席丘晓兰回忆道:“从一开始靠发动工作人员拉亲戚、朋友来捧场,到越来越多爱好文学的普通市民自发前来听讲;从没有讲课辅助设备,讲师只能扯着嗓子上课,到增添了话筒、投影仪;从‘在这小教室能听到什么好东西’等方面的质疑,到听众们呼朋唤友、带上家人认真听课……变化很大,讲堂在绿城文学圈及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是一项功在千秋的公益事业,主办方坚持邀请文学成就高的名家登台,包括王剑冰、古耜、杨晓敏等国内名家名编9人次,潘红日、严风华、钟日胜等区内知名作家29人次。平均每期讲堂有听众200人次,约7000人次听众受益。文学爱好者黄峥莹来聆听了10堂以上,她说:“在这里收获很多。我写诗经常用力过猛,在听了田湘主讲的《诗歌创作中的十忌十求》后,知道要学会克制和隐忍。很高兴这座城市有这样一堂为文学爱好者提供的文学公开课。”

丰富形式培育文学新苗

11月2日,在“我是绿城小作家”第四讲活动中,作家黄珂来到逸夫小学,给同学们带来了《快乐阅读伴成长》精彩讲座。逸夫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卢老师说,这次讲座生动活泼,寓教于乐,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阅读,对开阔学生眼界、引发阅读兴趣都大有益处。

目前,南宁文学院、南宁社区文学教育基地打造了“红豆进校园”“绿城蒲公英”“我是绿城小作家”等文学进校园活动品牌,今年举行了9次活动,这不仅激发同学们对阅读和文学的兴趣,点燃同学们心中的文学梦,而且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学氛围,为绿城文学的明天播撒了充满生命力的种苗。

南宁文学院工作人员蓝雅萍介绍,文学进校园活动除针对小学生进行阅读、写作方面的指导,主讲人还围绕儿童心理,利用有趣的道具进行教学,引起孩子们的兴趣,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科学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在第四讲中,黄珂将右手拳头装扮成“小精灵”,教孩子们如何与“小精灵”交流阅读心得。

今年,由南宁市文联主办的《红豆》系列中小学校园文学创作征文大赛已到第三届,南宁市和全国各中小学踊跃参与,今年的大赛收到来稿6000余篇,赛事关注度高。按照遵循文学的本义,推崇艺术的个性,求真去伪,去模式化的标准进行评选,许多优秀作品在大赛中脱颖而出,中学组特等奖作文《阿茫》、小学组一等奖作文《乌鸦变身记》与应试作文有很大区别,获得了很高评价。终评评委称赞说:“假以时日,将有一批文学新星出现在文坛。”

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曾对大赛的举办给予肯定:“这样的文学赛事值得办,应该坚持办下去,让文学传递更多的真善美,滋养更多年轻的心灵。”

加强培训壮大文艺队伍

11月19日至20日,南宁文学院与武鸣区文联首次联合举办的南宁文学院文学培训班(第四期)在武鸣区开班,武鸣区作协的30余名学员在这里度过了两天的求学时光。

南宁文学院文学培训班借助区内外文学名家、名编的经验,为基层作者解决创作困惑,帮助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引导向文学期刊投稿的方向,促进基层文学创作实现丰收。从2016年至今,文学培训班举办了4期,主讲人既为学员们授业,也为他们解惑,点评学员作品,指出优点和可提升之处,增强作者的创作信心。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授课方式,受到基层作者的热烈欢迎,有的学员连续报名参加培训,受益匪浅。

学员韦武康说:“文学能带给我们喜悦和希望,还带给我们创造的动力,这是我在培训班的收获。”

学员樊可香说:“在老师们的耐心指导下,我找到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对文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经过培训,许多基层作者调整了创作方向,创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2017年,南宁文学院文学培训班(第三期)结束后,多位作者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努力创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员樊可香处女作《来生还做您的右膀》在《红豆》2018年第1期首发;学员墨村、蔡呈书等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在地级以上文学期刊发表作品多篇……一篇篇文学作品问世,为绿城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丘晓兰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南宁文学院、南宁市作协将继续做好组织、联络、服务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文学讲堂、组织采风等途径服务作家队伍,提高创作能力,为今后创作出更多更好更精的文学作品、培养一批具有鲜明南宁特色的作家队伍搭建更好的平台。

新闻推荐

南宁警方第二次发出通告 举报这五名嫌疑人可获现金奖励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卢荻)11月14日,南宁警方第二次向社会发出通告,市民检举涉黑团伙成员林思立、凌勇等5名在逃嫌疑人,将给予1...

武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鸣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