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线预计明年上半年开通试运营,2号线东延线、4号线和5号线建设扎实推进 地铁线网越织越密 南宁发展如虎添翼

南宁晚报 2018-10-31 06:28 大字

南宁地铁3号线机车在进行冷滑测试本报记者赖有光摄地铁朝阳广场站是1、2号线的换乘站,建设难度很大(资料图) 本报记者 赖有光摄2号线盾构机缓慢向邕江推进(资料图) 本报记者 赖有光摄曾被称为“国内最难的地铁车站”的3号线青秀山站,站厅顺利封顶(资料图) 本报记者 赖有光摄2号线东延工程首座车站今年5月底成功封顶

本报记者 赖有光摄3号线创业路站装修已基本完成本报记者 赖有光摄今年6月,4号线最长基坑——862米长的飞龙路站至体育中心西站基坑主体结构封顶本报记者 赖有光摄今年10月21日,5号线建设进展最快的车站金凯路站封顶

本报记者 宋延康摄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从无到有,从单一线路发展到线网运营,南宁地铁已成为南宁市公共交通的主力军。紧跟着南宁地铁1号线、2号线的脚步,目前2号线东延线、3号线、4号线和5号线等地铁线路建设正在齐头并进、扎实推进。越来越斑斓繁杂的地铁线路图,代表着南宁地铁建设“飞奔”的步伐。未来,南宁地下交通将从主城通达四面八方,营造新的都市商圈、新的城市格局、新的交通模式,将牵引着南宁驶向更多彩的未来。

技术先进 创南宁工程界多个第一

盾构机顺利通过岩溶区、穿越邕江及大批老旧建筑物……在地铁开通运营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地铁建设者的汗水和智慧。他们用自己的奉献与坚守、责任与力量,一寸一寸艰难地推动着地下轨道的延伸,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在他们手中诞生,让南宁迎来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南宁地铁1号线从前期的征地拆迁、交通疏解,到中期的车站土建、隧道挖掘,再到之后的隧道铺轨、机电装修等,一路披荆斩棘、历尽艰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璀璨的亮点。

在建设过程中,1号线采用了多项国内外先进施工工艺,如小半径曲线盾构法、盾构长距离穿越复杂地层更换刀具、四线隧道重叠施工、双线重叠隧道施工、联络通道的“冷冻法”施工、钢套筒盾构始发到达接收工艺等,创造了南宁市工程界多个第一。

南宁速度 克难攻坚突破建设瓶颈

南宁地铁的建设,记录了南宁人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的心路历程。

地铁建设多是在地下施工,其复杂程度、风险系数远不是地面工程可比。面对种种困难,建设者们一一克服,保证南宁地铁“又好又快”地建成开通,并在这一过程中探索出了具有南宁特色的经验,为之后的地铁建设奠定了基础。

南宁地铁3号线青秀山站因水文地质复杂、结构设计超规、施工条件苛刻,曾经被业内人士称为“国内最难的地铁车站”。

2018年7月30日,历时三年论证三年努力建设,青秀山站陆续顺利实现暗挖隧道贯通、3号线洞通、轨通等关键节点目标,让不可能变成一切皆有可能。作为南宁轨道交通建设的明星站点,青秀山站多次获得区、市领导的高度赞扬,被誉为南宁速度的代表。

这是名副其实的南宁速度。凭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坚韧与执着,凭着建设者们的顽强拼搏,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建设,南宁地铁建设终于迎来崭新篇章。

齐头并进 南宁地铁线网越织越密

2018年6月28日,《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获得南宁市人民政府批复。其中推荐的2020年线网方案由3号线南延、4号线北延、5号线南延和北延、机场线、武鸣线组成。规划至2020年,线网总规模为269.4公里,157座车站,一张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线网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南宁轨道交通还在不断制造着惊喜。10月17日凌晨,南宁地铁3号线全线实现“电通”,这是3号线工程继全线“洞通”“轨通”之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节点,为后续各系统、机电专业的调试提供电源保障。至此,3号线供电系统施工进入一个新的起点,向下一个全线“热滑”节点发起冲刺,向最终开通运营的目标稳步迈进。

南宁地铁线网正越织越密。伴随着“洞通”“轨通”“电通”等一个个好消息,以“锦绣紫”为主题色的南宁地铁3号线正快速向我们驶来,预计明年上半年开通试运营。届时,首府南宁又将新添一条地铁线路,与1、2号线形成网络化运营。

有了好开端,就要快马加鞭。地铁2号线东延线、4号线、5号线也不时传来好消息,建设稳步推进。地下空间的勾连纵横写下精彩篇章,这些不断成长的交通脉搏,汇聚成了“南宁速度”,代表着南宁日新月异的变化。未来,南宁市将形成一个辐射全市的密集轨道交通网,让南宁打造区域性国际城市如虎添翼,腾飞得更高、更快。

美好的未来,在这座城市的蓝图上愈发清晰。

新闻推荐

广西下达产粮大县中央财政奖励资金18个市、县(区)获得奖励2.3亿元

今报南宁讯(记者赵劲松)10月26日,记者从自治区财政厅获悉,我区下达2018年产粮大县中央财政奖励资金2.3亿元,武鸣区、全州县、...

武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鸣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