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村史传承优秀传统

南宁日报 2018-07-05 04:55 大字

武鸣区以村史室建设为抓手,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文脉,记住乡愁,推进乡村振兴。6月29日,《人民日报》第16版以《广西南宁:一本村史 几多乡愁》为题,以专版形式报道了在“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中,南宁市辖县区因地制宜建村史室、修村史志、办村史展,引领乡风文明的事迹,其中武鸣区的报道占了大部分篇幅。

报道对武鸣区的典型进行了浓墨重彩的叙述,邓柳村四位老人克服重重困难,铁心著书立说,潜心编写《邓柳村志》;一架大集体时代的水车,被村民准备劈来当柴烧时,被“识宝”的凤阳村书记赶到“刀下救车”等感人事迹,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武鸣区以村史室建设为聚合点和重要抓手,打造更有个性、更具活力、更富魅力的特色乡村。城区部署198个行政村建设村史室,各村成立了由本村教师、老干部、村民等15名左右人员组成的村史编写小组。他们熟悉村情民情,具有深厚乡土情结,参与编写村史,收集生产用具。全城区有近3000名“百事通”为“留住乡愁”献策献力,促进各村实现了“一村一室一册一展”。“一室”即村史室,30平方米左右面积,结合当地民俗民居风格打造;“一册”即村史,能反映本村的历史文化、历史故事、优良传统文化、革命斗争和新农村建设成果;“一展”为村史展览,主要将村落中的古建筑、老旧生产用具、生活用具等有历史渊源的物件采用图片、文字与实物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各村村史室成为呈现村落乡音乡味、风情风俗的文化地标,成为村民抚今追昔、寄托情感、教育后人的精神家园。

(方海仕)

新闻推荐

不当老板当村支书,让乡亲同享幸福——记钦北区小董镇那学村党支部书记陈同享

本报记者莫正阳通讯员杨聪和心甘情愿放弃经营多年风生水起的生意,放弃在城市舒坦的日子,利用自己在生意场上打拼多年了解到...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