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他们的感人故事

当代生活报 2018-05-18 19:12 大字

充满爱和拼搏精神的陆兰珍一家(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蓝连青家庭参加表演后在后台合影留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代生活报记者 邓色迎

通讯员 黎南杉

核心提示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5月1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揭晓会上,广西有30户家庭获评为全国最美家庭,其中就有陆兰珍家庭和蓝连青家庭。陆兰珍的家庭是一个充满了爱和拼搏精神的家庭。2005年11月,陆兰珍的丈夫黄冠宁不幸确诊为肝癌晚期,治愈的希望十分渺茫,但孝顺懂事的两个儿子不愿放弃对父亲的治疗,家人卖掉了房子,一家人不放弃,抱着一线希望四处寻医、负债为黄冠宁做肝移植手术,终于挽回了生命;蓝连青家五代同堂,奶奶102岁,家庭成员互敬互爱,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陆兰珍家庭

照顾患癌爸爸 一家人不言放弃

陆兰珍家在南宁市武鸣区,那是一个充满了爱和拼搏精神的家庭。2005年11月,一个噩耗传来,陆兰珍的丈夫黄冠宁不幸确诊肝癌晚期,治愈的希望十分渺茫。抱着一线希望四处寻医,为治病,他们卖掉了老家和南宁的房子,再跟亲戚朋友借钱为黄冠宁做肝移植手术。

治疗需要换肝,需要费用80多万元,那个时候,二儿子黄必文的月薪才有2000多元,当时也没有现在那么好的医疗报销条件,所需的费用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黄冠宁感觉自己拖累了家人。想到儿子黄必文还没有结婚,家里今后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黄冠宁便不想治疗了,于是他拒绝吃药。在南宁上班的黄必文发现,本该给父亲买药的时间已经到了,却不见家人拿钱买药,于是,他回家一探究竟。黄必文回到家之后发现,父亲已经有一个星期没有吃药了。黄必文对父亲说:“你才50多岁啊。我想要治好你,希望你能看着我结婚,那样我才是最幸福的。”

家人都没有放弃黄冠宁。最终,在家人的劝说下,黄冠宁接受了治疗。在父亲手术的时候,黄必文正在四川出差。知道父亲要做手术的那天,当地已没有火车到南宁了,怎么办?黄必文转了9趟车,凌晨2时许才到南宁,就为了能到医院等候父亲平安地从手术室出来。手术一直到第二天的7时许才结束。庆幸的是,手术非常成功。

住院40多天,陆兰珍和大儿子黄必多日夜守候,陪伴在黄冠宁身旁,悉心照料他。出院的时候,一家人几乎都没有钱。出院后,每个月7000多元的治疗和检查费用,让一家人难以承受。

为了挣钱,黄必文下班后去载客、摆摊,甚至捡矿泉水瓶。有一天,准备到黄冠宁拿药的时间了,可是还差43元钱。陆兰珍煮了饭叫儿子黄必文回家吃饭,可是儿子不肯回。在给儿子送饭的路上,她看到:有着一份好工作的黄必文,竟然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摆摊卖玩具。“那天太阳很大,他戴着草帽,在演示玩具玩法。”陆兰珍当时忍不住哭了出来。

后来,为了照顾父亲,黄必文还把工作给辞了。在一家人的努力下,黄冠宁的身体渐渐好起来。“十多年过去了,他的身体还可以。”陆兰珍说。

婆媳关系对于一个家庭的和谐幸福来说,至关重大。都说“自古婆媳姑嫂多不和”,可在陆兰珍的家庭里,婆婆陆兰珍却和儿媳妇相处得很好。大儿媳李玉梅是在网上看到陆兰珍家庭的感人故事后,跟陆兰珍家人认识的。后来李玉梅主动提出要跟黄必多结婚,陆兰珍担心她考虑不周,于是将家里的困难情况、负债多少等告知她,李玉梅没有在意这些。2013年,李玉梅嫁到了陆兰珍家。

二儿媳赵雪梅在还没有嫁到陆兰珍家的时候,就已经主动帮忙照顾这个家了。“那个时候家里困难,很多时候都是靠二儿媳资助过日子的。”自从儿媳妇们进门后,陆兰珍从没有和儿媳妇闹过一次矛盾,对待儿媳妇就像对待自己的亲闺女一样。2013年,二儿媳生病,情绪不太好,但作为婆婆的陆兰珍不但没有嫌弃儿媳妇,反而对她爱护有加,鼓励她战胜病魔,在日常生活中对儿媳妇也是照顾得细致入微。“我们困难的时候她都在帮助我们,她生病了我们也要照顾她,鼓励她。”

“现在债在慢慢还,先生的身体状况还可以,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尽管命运多舛,经济拮据,但陆兰珍一家人始终乐观向上,共同面对困难,和睦相处。

蓝连青家庭

五世同堂 互敬互爱

蓝连青家在南宁市上林县镇圩瑶族乡。蓝连青一家五代同堂,互敬互爱。年龄最大的奶奶今年6月就满103岁,“这两年腿没有力气,要坐轮椅。”蓝连青介绍,老奶奶年龄虽然大,但是耳不聋,眼不花,精神不错。

老奶奶的健康与蓝连青一家人的悉心照料分不开。蓝连青的家公家婆也有80多岁了,因此照顾老奶奶的任务就落在了蓝连青身上。一天三餐,蓝连青都要给老奶奶做,奶奶的穿衣、洗澡也都要蓝连青来帮忙。老奶奶现在要用尿片,一天更换多次,这个工作短时间做没有什么,长期照顾就非常辛苦。蓝连青夫妻细心照顾老奶奶,保证老人的干净卫生。“人老了都需要人来照顾,要尊敬老人。”

蓝连青家里种植玉米比较多,每到收获的季节,蓝连青都要在外劳作。即便是最忙的时候,蓝连青家也会有人回家给老奶奶做饭。“要照顾奶奶,又照顾孙子,还要做地里的活。”蓝连青也会感觉到累,“但是也习惯了。”

蓝连青说,自己娘家也是五世同堂,儿时父母、爷爷奶奶也都是尊敬老人、互敬互爱,父母也经常教导子孙孝敬长辈,因此,她的家人之间也是互敬互爱。

除了互敬互爱,蓝连青一家人也十分乐于助人,友邻和睦相处。蓝连青家有一名邻居叫梁奶奶,老人的丈夫去世得早,女儿嫁到了外地,80多岁的她自己一个人生活。梁奶奶经常找蓝连青家的老奶奶聊天,蓝连青也把梁奶奶当成了自己家人,照顾其饮食起居。

平时,蓝连青会帮梁奶奶买东西。自来水还没接通的时候,她会帮梁奶奶家挑水,一天挑两三担。蓝连青一家人多年来一直照顾梁奶奶,直到3年前老人去世。蓝连青的丈夫卢成,也是一名爱帮助他人的人。一天夜里,一位邻居打来电话说,独自一人在家老人半夜胃炎发作,急需就医。卢成听后立马开上自家面包车,将患病老人送到了镇卫生院,并且陪伴了老人一夜。

蓝连青一家还创建了瑶山歌艺术团,她的丈夫卢成是艺术团的团长。瑶山歌艺术团以瑶族文化为表演主体,创作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他们把新农村建设、惠民政策、中华美德等内容编成歌词进行传唱。

广西荣获

2018年全国最美家庭名单

蓝连青家庭   陈永富家庭

吴冬家庭冯丽萍家庭

廖爱娟家庭   李建壑家庭

刘泽辉家庭   陆兰珍家庭

李英仙家庭   孙立贤家庭

黄玉秀家庭   林雨青家庭

叶红艳家庭   余金权家庭

陈绪松家庭   李玲家庭

华清家庭林婷家庭

罗静家庭黄洪跳家庭

黄科家庭王利民家庭

陆永经家庭   方林宝家庭

黄媛家庭黄志刚家庭

方瑞芬家庭   欧经球家庭

张小妹家庭   蒋洪锋家庭

新闻推荐

今年“大行动”工作将向县域延伸

5月的夏日,武鸣区兴武大道两旁绿树成荫,宽阔的马路中间装上了隔离栏,车辆各行其道,行人遵守秩序。而在城区建设街这样的小路...

武鸣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武鸣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