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

南宁日报 2018-05-11 06:40 大字

横县召开第一季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江南区以板报方式集中通报典型案例。邕宁区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城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隆安县群众在观看专项工作宣传挂图。西乡塘区开设曝光宣传栏。武鸣区廉政文化长廊。

编者按

今年以来,南宁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创新宣传教育载体,丰富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开展扶贫领域专项治理警示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刊发部分县区在扶贫领域专项治理警示教育工作中的做法,供学习交流。

横 县

“三举措”打好专项治理警示教育“组合拳”

横县突出抓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警示教育,多措并举打出“组合拳”,不断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促进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受教育。

典型案例学习全覆盖。在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全县领导干部会议等重要会议上,专题学习中央纪委副书记徐令义在广西调研督导讲话精神;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形式,组织全县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17个乡镇领导班子和307个行政村(社区)支书、主任和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学习张家口扶贫领域典型案例通报;加大对扶贫领域和“四风”问题等重点领域的通报曝光力度,坚持每月一通报,每月一警示;利用微信公众号、下发文件等多种形式,通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14批次。

积极拓宽警示教育渠道。创建“茉莉清风”廉政教育微课堂,选取典型案例以案示警、以案说纪,印发微课堂读本3000本;打造“互联网+警示教育”模式,加强纪检监察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阵地建设,不断拓宽警示教育覆盖面和提高传播率。在门户网站增设监督曝光、警示教育等栏目,进一步丰富警示教育内容;利用微信微博“小、快、灵”的优势,每日及时推送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微电影、微视频,通过快速传递信息加大警示教育力度。

警示教育进村屯入农户。在电视台持续播放专项治理工作公告和敦促有关人员主动交代问题公告;组织举办“清风护民利”违纪款现场清退会,现场清退违纪款9万余元;印发1600多份海报张贴到各自然村屯,向全县手机用户发送短信22万条,全面营造专项治理工作高压态势,不断加大警示教育的震慑力。

江南区

探索警示教育新方式 提升专项治理宣传效果

江南区围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一系列大办案、大督查、大调研、大学习、大宣传活动,探索警示教育新方式,全力提升警示教育威慑力和持久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探索网络新媒体平台,扩大警示教育覆盖面。依托城区纪委“廉洁清风拂江南”网站、“清廉江南”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监督曝光专区,集中曝光典型案例。开设“以案说纪说法”专栏,通过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深入剖析,讲解党纪法规,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释法说理,使受罚者心悦诚服,党员干部深受教育。

运用传统宣传方式,增强案发地的警示震慑力。通过向案发单位和案发人员宣布处分决定,在涉案的村屯、街道张贴公告、在乡村广播台广播等方式,使教育深入基层,贴近百姓,以喜闻乐见的形式,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形成强烈震慑,达到惩治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

集中通报典型案例,形成广泛影响力。对扶贫领域典型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制作成板报,统一发放到辖区乡镇、村屯、街道、社区进行集中通报,发挥反面典型的特殊警示作用,推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稳步、有序、高效开展。

充分运用便民基础设施进行宣传,使警示教育深入千家万户。调动江南辖区各个乡镇、街道、机关、学校的户外液晶屏和公告栏资源,搜集整理丰富的扶贫领域警示宣传标语,下发到各基层单位在工作日固定时段滚动播出;制作广告横幅悬挂在乡镇、村屯主要交通要道,宣传扶贫政策,阐明扶贫工作纪律底线,把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声音传播到村屯、田间地头,传递到乡亲们的心中。

邕宁区

“三措施”助力专项治理警示教育

围绕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要求,邕宁区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活动,以三项措施助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

增强“生命力”。借助微信公众号“清风邕宁”,设立“以案说纪说法”专栏,每周五定期推送扶贫领域典型案例信息。利用新媒体传播快、受众广、影响大的独特优势,赋予警示教育新的生命力,今年以来已推送典型案例12起,浏览量达到6000多人次。剖析寄宿生生活补助案、营养午餐案、粮食直补案、百香果产业资金案等典型案例,通过公众号快速传播扩散,在城区范围引起强烈反响,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热议的焦点。

加大“渗透力”。在城区和农村各级主干道制作张贴大量宣传标语、板报,抢占宣传阵地,营造浓厚氛围。在镇村各级办公场所、农村代销点等公告栏上开辟“曝光专区”,张贴扶贫领域典型案例通报文件,截至目前已曝光7批次。警示教育首次渗透到村屯“最后一公里”,广大干部群众拍手称快。

提升“感染力”。城区党委领导带头到各基层党工委上警示教育课,深层次剖析近年来典型违纪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富有代入感、真实感、震撼力,警示震慑效果明显。更新完善邕宁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正反面教育相结合、声光电音相结合、文字书画实景实物相结合,教育感染力再上新层次,今年以来,已组织村(社区)干部集中参观148人次,各单位自行组织参观800多人次。

隆安县

多措并举强化宣传 营造专项治理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隆安县紧紧围绕专项治理工作,采取多形式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收到了良好成效。

用好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大幅标语、公告、致群众一封信等媒介和形式开展宣传。通过发动县内各乡镇、各单位党员干部关注隆安县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扩大宣传受众面;对隆安纪检监察网改版升级,开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曝光专栏、“以案说纪说法”等栏目,并落实专人定期更新内容,将最新的工作情况和信息及时向群众传递。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制作悬挂宣传牌、宣传标语289个(条),制作宣传板报107板,制作宣传挂图、通告2500份,印发《致广大群众的一封信》50000份,连续在隆安电视台、乡村气象大喇叭宣传21期。

量化考核,完善工作机制。从4月起,将专项治理工作信息报送任务分解到各基层纪委、各派驻纪检组、职能室,实行定期通报制度,把信息报送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挂钩。信息内容以当前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举措、亮点、存在问题及成效为重点。同时,县纪委监委定期下发信息需求的通知到各基层纪委,点题报送内容,增加信息报送的针对性。

整合资源,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整合信息队伍资源,发挥网络舆情队伍和组工信息队伍资源优势,每月“定主题、定任务、定时间”向信息员约稿,提高宣传稿件报送数量。同时,定期举办信息员业务培训班,提升信息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信息报送质量。

突出重点,注重宣传实效。今年以来,隆安县把专项治理作为宣传重点。从3月起实行扶贫领域典型案例每月通报制度,截至4月共通报6起典型案例;除在报纸、网络曝光以外,还将通报文件张贴到全县各村屯,通过点名道姓通报曝光震慑和警示广大干部群众;结合党纪处分条例,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点评,查找案发根源、存在问题,提出防范措施和对策;注重案件的警示教育功能,每办结一起案件,由主办人员到案发单位开展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纪党规敬畏知止。

西乡塘区

“四个结合”把专项治理警示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今年以来,西乡塘区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四个结合”,在典型案例通报上下功夫,深入开展警示教育,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案例结合会议,让警示教育“亮”起来。根据市委和市纪委监委部署要求,聚焦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宣传。召开干部作风问题典型案例通报会,剖析根源、分析后果;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开展专题讨论,深化学习效果。同时,辖区各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召开干部会议,通过专题警示教育、座谈交流、党员活动日等形式进行案例教育,受教育党员干部达4000多人次。

案例结合基层,让警示教育“铺”开来。城区纪委、11个镇(街道)纪(工)委、128个村(社区)廉洁工作站三级联动,案例通报文件逐层下发,宣传学习效果逐级上报,通过上级指导下级、下级反馈上级确保宣传成效。充分发挥各基层廉洁工作站“最后一公里”的作用,延伸监督触角,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深入各村坡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案例结合载体,让警示教育“活”起来。通过海报、横幅、展板、LED显示屏等多种宣传载体,将典型案例公示在广场、小区、宣传文化长廊等100多个居民聚集区。结合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汇编警示教育读本、制作典型案例宣传卡,利用节假日、群众集会日开展宣传活动,同时公布监督举报方式,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案例结合网络,让警示教育“动”起来。巧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时效性的特点,结合信息时代学习的需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工作群、QQ群、微博、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推送典型案例通报累计150余次,提取案例重点信息,“准、短、快”提供给城区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力求“图文并茂,入脑入心”。

武鸣区

念好警示教育“三字诀” 唱响专项治理主旋律

武鸣区认真把握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主旋律,以宣、观、听“三字诀”为抓手,强化专项治理警示教育,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为全城区营造浓厚的警示教育宣传氛围。

“宣”:突出快速高效,拓宽警示教育范围。

在武鸣纪检监察网开设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专栏,并开设监督曝光专区和“以案说纪说法”专栏,每月定期更新典型案例内容,坚持每月集中通报曝光一批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引导党员干部汲取教训。充分利用微平台,在“廉洁清风漾武鸣”“武鸣人武鸣事”“掌上武鸣”等微信公众号公开曝光典型案例,截至目前,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批8起。在《武鸣时讯》、武鸣电视台开设专栏和专区,通报典型案例和播放警示教育短片2批次。

“观”:突出直观感受,丰富警示教育内容。

借助警示教育基地建设,将扶贫领域典型案例纳入武鸣区廉政文化长廊、武鸣区党性党风党纪警示教育基地,并及时更新完善。组织城区2018年农村党员全员培训班、全城区85个单位主要领导及财会人员培训班和城区纪检监察综合业务培训班学员参观警示教育基地11批次,受教育党员干部1590多人。组织13个镇、城区72个单位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和学习《百案镜鉴》警示教育读本,用最直观的方式让党员干部时刻敲响警钟。

“听”:突出风险预警,创新警示教育方式。

与城区法院沟通协调,组织城区征地拆迁系统干部共41人参加旁听原征地拆迁办主任陆建奇等人庭审会。会后,相关单位负责人及时组织召开分析讨论会,深入分析案例中反映出的纪律规矩防线坍塌等突出问题,举一反三,并积极撰写心得体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筑牢党员干部廉洁思想防线。

本版策划:市纪委监委  组稿:市纪委监委  图片:市纪委监委提供  统筹:张爱平  审核:刘冬年

新闻推荐

南宁不动产登记“24小时不打烊”模式上线满月,自助办结登簿21380宗 年底实现全市登记业务“同城通办”

■本报记者黄颖今年4月2日,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在全国首创“24小时不打烊”全自助办证登记服务。如今,这一模式上线已满一个月,成效如何?5月4日,记者走访南宁市民中心和24小时不动产登记青秀受理点了解到...

武鸣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武鸣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