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武鸣区:城市变化提升市民幸福感

南宁日报 2017-10-11 06:26 大字

看变化、听民声,谈发展。日前,记者行走在武鸣城区大街小巷,感受十八大以来武鸣的发展变化,倾听市民谈论心里的幸福感。

城市建设提升城区“城味”

家住城厢镇解放社区的陆大爷是退休十多年的老干部,身体硬朗,每天骑着“老二八”自行车绕行武鸣城区一圈是他坚持了多年的老习惯。“我今年70多岁了,这么多年来武鸣城市发展的一点一滴我都看在眼里。”对于这些年来武鸣城区的变化,陆大爷如数家珍:“在标营新区,富鸣城投1号综合楼是我们武鸣的地标性建筑。还有武鸣体育馆,是我们运动休闲的好地方。南宁教育园区的崛起更让我们武鸣人感到自豪!”

在武鸣城区,许多细微之处也彰显着城市快速发展的成果。李飞飞是一位骑行爱好者,今年武华大道上自行车道的建成使用让她很高兴。“自行车道的建成使用体现了党委、政府的人文关怀,更是倡导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的文明新理念,是武鸣城市文明发展的体现!”李飞飞说。近几年,像这样大事着眼小事着手惠及民生的例子在武鸣城区比比皆是,其中让广大市民一致点赞的是在城区各处新建起的“星级公厕”。

“现在武鸣城区新建了城西小公园公厕、明秀路凉亭公厕、草坪公厕、城南绿地公厕、定罗湖休闲公园公厕、香山桥头公厕、外窑桥头公厕共7座,这些公厕真是给我们带来很大方便。”李大妈平时喜欢关注新闻,看到今年城区范围内新建了那么多个公厕,李大妈由衷地为武鸣的城市建设伸出大拇指,连连点赞。

优美环境增强居民获得感

家住金福名城的退休工人李碧金谈及这几年来武鸣城市的变化感慨良多:“武鸣城区花花草草很多,空气越来越清新,生活在这个小城里很幸福。”李碧金倍增的幸福感源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武鸣区加强城市美化绿化花化以及治污防尘降尘治理取得的成果。

“我是标营社区的居民,不久前建成的定罗湖公园很美,这两个地方成了我们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市民唐清说。“武鸣各处美化绿化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城里生活心情很愉快。”市民韦艳梅对记者说,这些变化源于武鸣区园林绿化提升工程建设的成果。

“以前东门河河水臭味比较大,经过整治之后,现在好了,水干净了空气也清新了。”东门河边住户张艳英说。这是武鸣投资1502万元实施东门河截污治污工程项目建设,清理河道内淤泥,沿东门河铺设总长5.47公里的截污管道,将原本直排入东门河的大量生活污水拦截并引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取得的成果。

安居工程带来幸福生活

在红岭公租房小区,徐林艳的家里收拾得整齐干净。“以前租房子住花钱多也不太安全。现在住到公租房很宽敞,小区绿化美化很好,治安管理也很好,住在这里心很踏实。”租住在公租房小区的城区务工人员徐林艳心里满是快乐和感激。近年来,武鸣区抢抓政策机遇,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步伐,让很多低收入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实现了安居梦。五年来,武鸣区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房5600多套,其中建成面向城镇低收入、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供应的红岭公租房和标营公租房1640套;建成覆盖全城区13个乡镇中小学校公租房1200套;实施供销社棚户区改造、标营路企业职工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多举措、多层面保障居民的基本住房。

(潘献华 李泽斌)

新闻推荐

南宁各大客运站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长假最后两天高速公路不算堵

盘点双节客运之公路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徐冰)10月8日是长假最后一天,南宁埌东客运站、江南客运站等市内各大客运站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客流以学生为主。当日下午到晚上,南宁周边高速公路返程方向车流较...

武鸣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武鸣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