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来助力 增收有保障
本报记者冯梓剑通讯员陈秀清
上林县巷贤镇六联村紧临大明山,这里有丰富清洁的水源,且终年无霜,是种植优质晚熟柑橘的好地方。但长期以来,六联村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农村经济收入主要靠零星种养和外出务工,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不足2800元,为该县第二大贫困村。
2015年,一家农业公司来到该村流转土地500多亩,引导村民规模发展柑橘产业,但村民们没有种植过柑橘类水果,急需科技力量提供服务。同年5月,科技特派员赵洪涛来到该村帮扶,“让柑橘成为这里脱贫的致富果”就成了他的愿望。
“要依托企业的土地及资金优势,结合科技特派员的技术力量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区,以产学研结合方式提高生产水平,引进、示范优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通过业务培训、技术移植带动柑橘产业发展,以多种扶贫方式相结合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通过多次走访调研,赵洪涛找到了方向。
赵洪涛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等单位,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柑橘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南宁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扶贫专项《上林县柑橘产业科技扶贫示范与推广》等项目带领科技团队与广西联翔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展柑橘标准化栽培技术、安全高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柑橘减肥减药配方施肥等技术研究,把柑橘种植技术带进田间地头,生产高标准优质果品,建立科技扶贫示范区。
三年来,赵洪涛每年到上林指导超过30次,走遍了上林县7镇4乡,开展技术培训40多场次,培训1000余人次,指导果农如何防治病虫害、如何修剪、何时放梢、何时施肥等,提高果农的生产水平,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民技术骨干。
2017年1月,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赵洪涛技术指导的上林县众惠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第三年的100亩沃柑进行测产,亩产4675公斤,示范区新增利润371万元。
“第一年投产不仅收回了成本,还赚了两倍利润。”合作社负责人石良花说,进入丰产期时,六联村留仙庄片区达到年销售1亿元以上的经营规模,带动当地140户贫困户种植柑橘,其中48户贫困户达到脱贫水平。
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六联村留仙庄形成晚熟柑橘为主的主导产业,建立起“公司+科研单位+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基地+贫困户”的新型经营主体。
“下一步,我将继续发挥服务团的科技力量,扩大辐射面,通过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加收入,让科技致富的果实结满贫困户的田间地头。”赵洪涛说。
新闻推荐
新竹社区开展“与你相约,竹声倾谈”活动。(市司法局供图)本报讯(记者朱新韬通讯员廖凤君)近日,国家司法部和民政部联合表彰了第...
上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上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