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政府主导建电网 精益供电惠民生 ——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探索电网建设新模式

南宁日报 2017-12-04 07:47 大字

上林县西燕镇云桃村示范变压器台区 (吴国庆 摄)今年5月5日,南宁市政府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南宁市加快电网建设管理办法》。 (南宁供电局供图)加快推进五象新区地下管廊建设。(谭婷婷摄)

本报记者 韦 静 通讯员 陆冬琦

《五象新区电力专项规划》的配套文件《关于加强和完善市政道路配建电力管线设施建设的通知》下达,对五象新区在建道路的配套电力基础设施进行规模扩建,为建设高可靠性电网提供必需的电力电缆通道,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电力支撑,这成为首次政府主导、牵头组织编制的电力专项规划;南宁市首个城中村电网改造示范点西津村电网改造完工,用电安全隐患得到彻底解决……近年来,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以下简称南宁供电局)探索政府主导建设电网新模式,涌现出诸多新亮点、新举措、新成效。

目前,南宁供电局与政府逐步建立“政府主导、政企联动、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的政企合作长效新机制,为电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让精益供电更好地惠及民生。

政企合作展开新篇——

从企业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

今年5月5日,南宁市政府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南宁市加快电网建设管理办法》。

“这一办法是广西首个电网建设地方性法规出台,标志着‘政府主导、政企联动、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电网建设合作新模式的建立。”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市电网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尹平说。

该办法的实施意味着南宁市电网建设模式的转变——从今年4月1日起,企业卸下“主导”权,电网规划和建设由政府说了算。

一直以来,南宁供电局加强与政府的联络沟通,谋划合作发展,探索政企合作模式。在“十二五”期间,南宁供电局通过政企合作签订《南宁市“十二五”电网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构建政府主导电网建设长效合作机制协议书》等协议,以及出台了《南宁电网建设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工作手册》等办法。

政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为电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十二五”期间,南宁电网建设提速,新增变电站37座,变电容量286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596公里。南宁电网的建设发展持续向好,城乡电网覆盖面、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电网基础建设保发展、保民生的作用进一步彰显。

迈入“十三五”以来,2016年广西电网公司与南宁市政府签订了《南宁市“十三五”电网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随后,在南宁供电局的推动下,促成南宁市政府发布《南宁市城中村电网改造实施方案》《电力工程市政挖掘施工围挡板设置规范》等。今年,南宁市还发布了《南宁市加快电网建设管理办法》和《南宁市推进市政道路同步建设电力管沟管理规定》,将政府部门的职责固化于“法”,为“十三五”期间电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破解电网建设难题——

从单打独斗向多方协作改变

在西乡塘区双定镇,500千伏金陵输变电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施工人员加班加点,倒排工期,按照工程进度有序地建设。

和其他的工程有所不同的是,500千伏金陵输变电工程是广西电网500千伏骨干网络的一个重要节点和首府南宁城市电网的重要电源支撑点,“该工程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南宁市第三座500千伏变电站,大幅增强广西电网南北断面输送能力和电网调峰能力。”南宁供电局基建部主任沈峰隆说。

如此重要的输变电工程,要怎样保证建设进度,让项目尽早为市民服务?沈峰隆表示,作为广西电网2016年电网建设的一项重点任务,500千伏金陵输变电工程从前期筹备到工程开工建设,得到了南宁市、西乡塘区的大力支持。西乡塘区成立了以城区主要领导挂帅的电网规划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安排专人全面协调电网规划建设事项,建立了“任务管控、协调督导”常态化机制。按照“每月一会”制度,就电网项目立项难、前期征地等情况召开专项协调会研究解决,确保了金陵输变电站如期开工。

不仅如此,在出台相关电网建设法规的良好外部环境下,南宁市还重点运用服务机制、信息机制、督办机制,不断加深、扩展政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促成政府通过现场办公、召开会议等多种方式研究解决了南宁网区220千伏思恩、亭洪、翰峰等送变电工程和110千伏长堽线路通道建设等受阻难题。

南宁供电局计划部主任助理谭学铭表示,电网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得益于各层级电网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设置进一步优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原来设在供电局改为设在市发改委,改变了以往办公室设在供电局无法有效推动日常工作的局面。各县区、开发区也对应成立了电网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政府主导模式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

随着各层级电网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的建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电网项目建设问题、及时加强督办成常态化。南宁市还针对重点工程,建立了以市政府督查室定期督办、市重点办重点协调督促、市发改委统筹项目建设的“三重督办保障机制”,110千伏以上电网项目纳入南宁市2017年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由市重点办即报即协调电网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政企新模式,使电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得到克服,问题不断得到解决。”谭学铭说。

城中村电网深改造——

推进五方联动长效合作

近年来,南宁城中村用电存在低压重载、“蜘蛛网”、楼线矛盾等多重问题叠加,年年恶化,矛盾突出。城中村“老大难”问题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短板和软肋,亟待解决。

过去,南宁供电局积极解决城中村用电难题,开展了一户一表改造、台区改造、线路走廊清理整治等工作。“但是单打独斗‘治标不治本\’,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顽疾\’。”南宁供电局营销部主任杨学明说。

南宁供电局计划部配网规划专责孙会洁也认为,以前无论是城中村电网改造还是其他电网建设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上头热、下头冷”现象,在推进过程中常常容易出现“卡壳”、进展慢等连锁反应。

就在2016年,转机来了。南宁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与南宁供电局联合发文,出台广西首个城中村电网改造实施方案《南宁市城中村电网改造实施方案》,搭建起市政府、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村委与供电部门五方联动建电网的长效合作机制。

化单打独斗为多方联动,让城中村电网改造步入“快车道”。根据《南宁市城中村电网改造实施方案》,南宁供电局选取西乡塘区雅里村、高新区西津村、良庆区金象四区作为城中村电网改造示范点,按照“一区一案”“一村一案”原则,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应用的城中村供电问题解决模式,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基本完成70个城中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着力解决城中村配变台区重过载、低电压问题,清理城中村蜘蛛网式的线路,实现所有线路整齐划一,线路绝缘化率达100%,消除城中村安全隐患突出、供电能力不足等问题。

2016年,南宁供电局与所有县区签订了电网建设目标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并促成市绩效考评领导小组将电网建设目标责任纳入各县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的绩效考核范畴,占各单位年度绩效5%的扣分比例,有效发挥了政府主导作用,确保各项电网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今年6月30日,南宁市第一个城中村电网改造示范点西津村正式完工。记者在现场看到,改造后的西津村形象焕然一新,村容整洁,线路整齐,规划有序,户均配变容量达6千伏安,大大满足了西津村居民的生活需求,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大变化——以前电扇用不了,电脑开不了;现在,家用电器想用就用,用电安全隐患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一项目的建成为下一步城中村电网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样本。”南宁供电局计划部副主任刘宁表示,西津村电网升级改造的成功不仅实现了安全用电、规范用电、强弱电分离的同步综合整治,还落实了“三个一点”(政府补贴一点、企业承担一点、村社自筹一点)电网改造模式,解决了过去缺钱、缺地、缺配合致使电网项目无法落地的问题。

随着南宁市城中村电网改造的深入,2017年底南宁供电局将完成20个城中村电网改选项目,力争用3至5年完成城中村电网改造升级。

领导带队深入一线——

用心打好服务“民生牌”

11月15日,可利大道、昆仑大道两项重点保障房“一户一表”项目提前完成并实现送电。“南宁供电局的专业服务让保障性住房有了‘保障性\’供电,南宁供电局负责、专业的服务让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西乡塘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何喜东说。

为了保证项目能够尽快通电,南宁供电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及时组织施工单位倒排工期,建立廉租房工作推进微信群,及时在微信群汇报工程进度与反馈需要协调的问题,确保物资、人员、工期同步,建设进度能满足项目整体建设进度的需要。

经过145天的奋战,2个重点保障房新居配套项目均提前100天完成,惠及低保群众1.5万人。

用心打好服务这张“民生牌”,捷报频传——11月22日16时18分,南宁地铁2号线的110千伏秀灵轨道主变电站第二路电源110千伏科秀线送电圆满完成。这意味着,随着110千伏科秀线的正式投运,南宁地铁2号线工程2座110千伏主变电站均实现双电源投运,满足地铁安全运营评价标准规定,2号线取得一张宝贵的开通试运营“通行证”。

南宁供电局主动服务,由局领导亲自挂点,开辟绿色通道,跟踪工程推进工作,严要求、高标准保障工程质量。“从报装申请、可研立项、设计审查一直到竣工检验和送电,每一道环节都全方位参与,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南宁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客户经理谢祖胜说,在多方努力下,地铁2号线110千伏秀灵轨道主变电站和朋云轨道主变电站实现一次送电成功,为地铁2号线早日送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农村发展同样离不开电力的助力。近年来,南宁供电局积极配合西乡塘区政府,对忠良村电网实施示范改造。整个示范改造融合忠良村美丽的村容村貌,按照“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3C绿色电网示范项目要求,对工程实施标准设计、标准材料、标准配送、标准施工,使工程减尘、减噪、减害、减扰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经过2个月的施工,忠良村原有2台高损变压器分别采用台架变及箱式变设计更换为节能型变压器,总容量从280千伏安增加到815千伏安。同时,忠良村的台区低压线路也进行了全面改造,忠良村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忠良村成为南宁人休闲旅游的热门之地,各类商家纷纷进驻,该村商业动力用户由改造前的2个增加到37个,电网建设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日渐凸显,迎来了发展新时期。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南宁供电局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成立由局领导班子成员担任组长的9个供电服务组,全面对接市四家班子领导组成的23个服务队,并多次来到南宁市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开展深入调研,认真收集客户意见和建议,全力做好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供电服务,解决了综合管廊入廊、线路迁改、棚户区改造、新机场、火车东站、地铁1号线等重大项目用电问题。

“争取政府对电网建设的支持,我们首先要从自身做起,打好服务牌,积极做好城市建设发展的电力支撑服务,这不仅是责任担当,更是政企合作的基础和保障。”广西电网公司党委委员、南宁供电局局长陈邦宇说。

●政策速递●

1.《南宁市加快电网建设管理办法》

广西首个电网建设地方性法规,标志着“政府主导、政企联动、责任共担、合作共赢”电网建设合作新模式的建立。

2.《南宁市城中村电网改造实施方案》

广西首个城中村电网改造实施方案,搭建起了市政府、城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街道办、村委与供电部门五方联动推进城中村电网建设的长效合作机制。

3.《南宁市推进市政道路同步建设电力管沟管理规定》《南宁市电力管沟设计指引》

这两个文件以实现市政道路与配套电力管线“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成投运”为目标,以规范市政电力管线全过程建设管理为导向,彻底解决了市政道路与配套电力管线建设不匹配的问题,有效提升了两者同步建设的效率。

本版统筹:张爱平

新闻推荐

前三季度南宁市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快

本报讯(记者尹海明)记者昨日从国家统计局南宁调查队获悉,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南宁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6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前三季度...

上林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上林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