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村庄 富了村民 ——上林县成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内里庄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本报记者宋延康摄
本报记者 冯晓华
干净的村道、精美的小洋楼、清澈的湖水、连片的草地,村民忙碌其中怡然自得……这是记者近日在上林县大丰镇云里村内里庄看到的场景。今年9月,上林县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之一。是什么让上林跻身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一直以来,南宁将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作为最佳城市品牌来打造。近年来,上林县确立了“生态为本、绿色崛起、旅游兴县、共享小康”目标,强力推进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走出一条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之路。
村容整洁环境美
贫困村落华丽变身
在上林县三里镇有一个瑶族小村落——拉约庄,那里三面环山,有88户355名村民,贫困发生率65%。短短的几年里,拉约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沿着一条笔直宽阔的公路驱车向前,拉约庄便呈现在眼前:房屋均为白墙灰瓦,外墙画着瑶族特色图案;村道干净,环境整洁,“绿化与管护村规民约”的牌子立于山水间。
“当地话‘拉约\’的意思是‘最差的地方\’。长期以来,拉约庄的出行难、增收难、娶妻难问题突出。”驻云姚村第一书记邬世熙介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拉约庄按照因地制宜、乡土特色的思路,建成了原生态瑶寨。在进入拉约庄的公路修通后,村容村貌大为改善,村民的钱袋也鼓起来了。
记者看到,拉约庄中,一个个蔬菜大棚延伸至山脚下,地里的哈密瓜等待丰收。邬世熙介绍,拉约庄筹措资金300多万元建设蔬菜大棚,并成立上林合群种养专业合作社。大棚蔬菜基地用工量大,贫困户既可在家门口就业,又可通过土地流转而有分红收益。目前,基地带动的52户贫困户每户已预分红2000元,通过务工每户平均收入6000多元。
产业富民生活甜
村民家门口上班乐开怀
大丰镇云里村内里庄也是上林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走进内里庄,小桥流水,绿树成荫,音乐喷泉歌声悠扬,房屋整齐划一,村民怡然自得。谁能想到,内里庄曾经污水横流,泥土路上到处是牛粪,房屋大多是泥瓦房,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在家种地。
“村庄完善了道路、绿化、污水处理等设施,引进各种产业,村子发生了大变化。”云里村村支书李东硎介绍,自2012年引进公司开发云里湖农业观光项目以来,该村培育了120亩的生态水果园、3000平方米的大棚桑枝食用菌种植基地等产业,“农户+公司+园区”的经营模式让村民得到了就业机会。
“我把自家的10来亩地流转出去后,还将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叫回来了。”李如规高兴地说,儿子在家门口上班,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加上土地每年的分红约1万元,一家人每年比以前多了3万多元的收入。
生态变为生产力
村民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上林县以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严格坚守生态红线、耕地红线,以“炸、清、砍、罚”等方式治理和保护环境;全县投入资金11.7亿元,实施污水与垃圾治理项目及城镇化建设项目,投入8000多万元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惠及人数达19.62万人。
另外,上林县还发挥自身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以“以生态引资金、以资源换项目”理念,大力培育发展“5+ X”扶贫产业(“5”即全县主导发展高值渔、山水牛、生态鸡、旅游、光伏电站等5个产业;“X”即乡镇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引导贫困户自主选择发展产业项目)。目前,全县已成立生态牛养殖合作社87个,带动贫困户3473户。
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仅仅是开始,上林县将继续把良好的生态转变为生产力,发展好特色产业项目,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目前,南宁市已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18个、生态村304个,市级生态村721个。下一步,南宁市将继续创建一批自治区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为全面开展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创建夯实基础,并全力推进南宁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各项工作,保护好绿水青山,并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新闻推荐
游客爆满导致床位不够,一些游客就在河谷搭帐篷露营,存在安全隐患 上林下水源乡村旅游区临时关闭半天
庆“双节”享长假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赵敏)“双节”长假的前两日,上林县下水源乡村旅游区游客爆满,景区内400多张床位全住满,有些没找到床位住宿的游客便在河谷搭帐篷露营。考虑到万一遭遇山洪暴发,后...
上林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上林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