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入爱心 收获幸福 记南宁市青秀区新竹社区“时间银行”志愿者

广西日报 2022-04-09 06:58 大字

本报记者孟振兴通讯员卓悦

“这是我自己做的五色糯米饭,这是刚买的新鲜肉,糯米饭一顿要少吃点啊……”3月31日下午,南宁市青秀区新竹社区“时间银行”志愿者黄天仙和李秀群拎着大包小包的慰问品,来到社区孤寡老人韦阿姨家中。自2018年青秀区首家“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平台在新竹社区启动以来,韦阿姨就是两位志愿者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但眼见老友登门,韦阿姨却还是闷闷不乐。

“她想家里人了。”黄天仙与李秀群低声交流了几句,两人赶紧一边帮助韦阿姨做些家务、一边聊一些暖心话题开导她。“每逢佳节倍思亲。逢年过节,即使她没有提出要求,我们也会主动上门。”黄天仙说。“时间银行”平台确定的基本规则是“受助对象提需求、志愿者领任务”,但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小区里,随着上门服务的次数增多,彼此的关系早就从简单的“志愿服务”转变成关系亲密的朋友。告别韦阿姨后,两位志愿者又继续拎着五色糯米饭,敲开了另一位“老朋友”——受助对象曾阿姨的家门,陪这位子女都在外地、行动不太方便的老人聊聊家常。

“我们乐意看到这种身份的转变。”新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覃毓宁告诉记者,“时间银行”最开始设定的是“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考虑到平台建设不久、“换服务”的效应短时间内难以体现,新竹社区就设法提高“存时间”的“含金量”,比如在评选年度“新竹榜样”时侧重“时间银行”志愿者等,以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

然而,随着服务时间的加长和服务对象的相对固定,很多志愿者都表示,他们虽未“换服务”,却从“时间银行”中收获了许多:“这其中有受助对象的感激和信任,有邻里的肯定、有家人的支持,更有自己的成就感。”覃毓宁说。

志愿者叶建斌就是其中之一。刚开始加入“时间银行”时,老伴觉得叶建斌“一把年纪了,还能提供多少服务?”但几个月下来,左邻右舍的肯定和叶建斌越来越足的精气神也感染了老伴。“每个月10日是社区志愿者服务日,现在他都会主动到现场帮忙搬东西、维持秩序,用实际行动支持我。”叶建斌高兴地说。

经过数年努力,新竹社区的“时间银行”已有247名注册志愿者,团队也形成相对固定的服务流程和发展机制;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创城”“创卫”,都少不了“时间银行”志愿者们的身影。目前,在青秀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城区多个社区已开启了“时间银行”服务。“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团队奉献爱心,也希望老人们理直气壮地享受‘换服务’,在‘时间银行’里收获更多的幸福。”覃毓宁表示。

新闻推荐

“讨厌预售”“抵制超长预售”等话题引发网友关注 预售期越来越长你的订单发货了吗

今报见习记者谭双梅农诗祺近期,在一些社交平台上,“讨厌预售”“抵制超长预售”等话题引发网友关注。在南宁,也有不少市民表...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