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实践教育如何实现走出去学回来 研学基地活动存在不少痛点,应加强与学校联动,丰富课程内容
?学生们开心地在高科技项目《伴你飞翔》上身临其境般感受美丽的东南亚风光
■本报记者黄颖 佟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研学旅行的政策扶持,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成为热词。不过,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研学旅行存在科技创新类基地偏少,基地课程质量有待提高,基地与学校配合度不够,被动等待学生主动进入基地开展活动等痛点。
政策支持每年组织学生参加研学旅行
“走进大自然”“走进科技基地”“走进社会生活”……近年来,“研学旅行”成为热词,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发展研学旅行,自治区教育厅、南宁市教育局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2019年,《自治区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出台。《实施意见》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名中小学生参加有效的研学旅行。每年至少组织1次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每次时间一般为小学2~3天、初中3~5天、高中4~7天。鼓励中小学家长委员会组织或指导学生家庭利用节假日陪伴孩子外出研学旅行。
今年1月,由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学会编制的广西“研学旅行蓝皮书”——《广西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状况调查报告》发布。“蓝皮书”显示,广西目前有国家级基地17家、国家级营地1家;自治区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59家、自治区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营地9家。其中,南宁市有5家国家级营地、45家自治区级营地。
实施现状部分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教育
去年,“双减”政策落地,如何合理安排课余生活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记者了解到,南宁部分学校重视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开眼界、长知识。
桂雅路小学副校长叶晓霞介绍,桂雅路小学把研学实践活动纳入学校博雅校本课程体系,开设“我们的学校”“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系列课程。其中,“走进大自然”结合每年的春游、秋游开展主题研学活动,学生走到郊外,走进公园,探究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走进社会生活”则是利用寒暑假组织研学活动,如春节期间探究春节民俗文化;到红色景点或教育基地打卡,了解红色故事;到博物馆体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孩子们走出校园,走向生活,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知识,让家国情怀在心中扎根。
新阳中路学校将研学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文化中的组成部分。该校校长谷宜阳介绍,学校的研学活动融合劳动教育,把学生参加研学劳动的过程作为教育教学的素材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活动中,学生在思想和情感上对劳动的意义有更深入认识,掌握一些劳动技能,收获劳动成果,对劳动创造价值有更深体会。
发展瓶颈存在“只游不学”等现象
尽管研学实践教育日益受到教育部门和学校的重视,然而,研学实践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痛点,难以快速发展。
广西中小学研学旅行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贾强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尽管南宁的研学基地数量较多,但是在类型上缺乏科技创新类基地;二是基地课程质量有待提高,科技类内容普遍偏少,种类数量还需进一步丰富;三是研学导师匮乏、专业素养不高;四是AED等急救设施配备不足,安全意识不够;五是基地与学校配合度不够,被动等待学生进入基地开展活动。
现有的基地大多依托景区,基地普遍以体验为主,“只学不游”或“只游不学”现象依然存在。中小学研学旅行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学校和基地之间的互动偏少,有点脱节。
南宁市旅游协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任尔飞认为,想通过研学教育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需要景区和基地与大中专院校科研人员对接,提高课程质量,丰富课程内容。
加强联动让研学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效途径
在研学实践教育方面,我国的江浙、广东和北京等地方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广西也在努力,作为“十四五”国家级基(营)地之一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基地),自开园以来,该纪念园就以红色研学为切入点,成为红色研学的热门“打卡”点。仅在去年4月份到6月份,每天接待量近2万人次,其中,不乏来自全区大中小学的师生。而南宁的研学实践教育虽然还存在不足,但正在蓬勃发展,一些基地已先行先试,取得初步效果。
“去年,南宁市评选出36个市级研学基地。基地数量多,但真正做得好的有限,比较好的是方特东盟神画、昆仑关等几个基地。”任尔飞说。
据悉,南宁方特东盟神画以东盟十国的历史文化为背景,在东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高科技元素与研学要求相结合而推出的“研学旅行”特色产品,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接触社会和自然,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勤于思考、敢于实践的优秀品质和精神。
南宁方特东盟神画积极响应国家和自治区的研学教育政策,多次与教育部门研学评估小组保持沟通研究,经过严格提炼主题,制定出多门适用于广西中小学生的研学课程内容,并在2019年成功申报,获得了自治区文旅厅、南宁市教育局双推荐申报的广西首批“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在2019年至2021年期间,作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南宁方特东盟神画积极丰富不同学段的研学课程,主动增加研学文化走廊,邀请广大中小学校教师代表到园区体验研学课程,介绍研学活动和安全应急预案、主动开展“东盟文化公益课堂”走进桂雅路小学、园湖路小学、凤翔路小学等6所学校,让学生集中了解东盟知识,更直观地学习东盟文化。目前基地累计接待广西中小学研学团队23万余人次,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一致肯定和好评。南宁方特东盟神画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基地将不断更新和丰富各学段的研学课程,满足广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团队的需求,严格做好园区的安全接待,让所有的研学团队在方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真正实现游有所学,学有所得。
南宁昆仑关战役遗址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研学课程受到中小学的青睐。遗址通过重走抗战路、手工拓印、参观博物馆、参观展览、武器合影等方式,体会革命先烈、时代楷模、平凡劳动者的艰辛付出,形成自我思想。
加强基地与学校的联动是发展研学教育实践的有效手段。贾强建议,“双减”大背景下,各市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出台相关发展研学实践活动的相应政策,让研学实践教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此外,研学基地要加强与学校互动,丰富课程内容,形成体系化。
新闻推荐
“双减”首个寒假过后,南宁青少年体育培训市场增长总体平稳 假期不“宅”家 青少年“占满”运动场
扫码看更多图片■本报记者林显威/文程勇可/图“双减”政策落地南宁已有一段时间,起初,外界认为青少年体育培训作为课外...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