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初步形成各种交通出行方式无缝衔接公交体系 公交个性化智能化 市民出行高效便捷

南宁晚报 2021-12-08 07:30 大字

?南宁优先选择在公交线路密集、客流集中的道路实施公交专用道建设

■本报记者廖欣 通讯员杨义平/文记者赖有光/图

实施公交线网优化、公交票价及换乘优惠方案,降低居民出行成本;公共交通服务更加多元化,满足居民的多样化出行需求……近年来,南宁市以创建“公交都市”为载体,将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工程,实现公交优先战略从“设施优先”向“选择优先”的转变。今年全市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0%以上,公共交通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选择,公交优先理念深入人心。

设置专用道公交运行安全快捷

“BRT有专用车道,平时上下班不怕堵车,通勤时间好把控,真的很方便。”家住民主路,在火车东站上班的市民李女士是BRT1号线的常客。南宁BRT1号线于2017年11月开通,是国内首条采用PPP模式实现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BRT走廊,创新了国内城市BRT项目融资模式。自正式开通运营以来,BRT1号线凭借其快捷、环保、安全、舒适及同方向免费换乘等优势助推客运量持续上升,城市公交引导作用逐步显现。

据悉,南宁BRT1号线和2号线均采用“专用通道+灵活线路”的系统模式,已形成2主29支的线路分布网。快速公交通道专用道采用路中式彩色专用路面,全天仅允许公共交通车辆通行,基本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网络化覆盖。2020年快速公交总客运量666.3万人次。快速公交通道内高峰小时公共汽电车运营车速可达20km/h以上,极大提高了城市公共汽电车的运营效率。

南宁市积极完善公交专用道建设,构建“层级化、网络化、系统化”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形成“地下轨道地面公交专用道”的公交路权保障体系,以提升中心城区常规公交运行效率、增强公交吸引力为目标,优先选择在公交线路密集、客流集中的道路实施公交专用道建设,保障公交车辆在道路交叉口的优先通行。

随着公交出行效率的提升,很多市民都改变了出行习惯,从社会机动车转移到快速公交,有效分流了电动自行车及机动车的客流,缓解了沿线交通堵塞问题,改善城市交通出行结构效果初现。

优化线网格局公交网络四通八达

公交车作为城市的流动载体,更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和流动的民生线。近年来,南宁市积极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初步形成以轨道交通及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出行方式无缝衔接的公共交通体系。如今,使用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南宁市民的日常选择。

据统计,南宁市现有公交车3833辆,常规公交线路190条、快速公交线路2条,日均客流量约60万人次;轨道交通开通1、2、3、4号线,轨道交通5号线计划于年底开通,日均客流量约77.4万人次,单日最大客流达143.3万人次。

未来,市民将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根据相关规划,至2026年,南宁城市五大发展方向每个走廊至少有1条轨道线,40%以上的人口与就业岗位沿轨道交通走廊集约布局,形成轨道交通走廊与城市发展空间的良性互动,引导城市集约紧凑式布局。

多元化发展公交出行体验大提升

从单一的公交出行方式到如今的常规公交、快速公交(BRT)以及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百花齐放,近年来,南宁市民的出行可谓愈发便利化、绿色化、个性化,出行体验感也越来越好。

南宁市大力推行“出行南宁”“爱南宁”“南宁轨道交通”等APP,以及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公交电子站牌等,不断创新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为市民提供线路班次、站点变更、实时到站点时间等出行服务信息查询。鼓励推行云闪付、乘车码支付、人脸支付、IC卡支付等多种非现金支付应用,不断提升优化购票、安检、进出站、乘车等体验,让市民的出行更加高效、智能、便捷。

今后,南宁市将建设多层次网络高效融合的轨道都市,积极探索面向服务品质和效率提升的公交体制改革,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城市交通运行状况的监测、分析和预判,引导公众便捷、智能出行。

新闻推荐

区直机关工委等单位携手关爱听障儿童

本报南宁讯(记者/蒋秋)近日,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群工部、团工委党支部,自治区残联机关一支部,自治区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党支...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