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城笔记 南宁老街巷之龙胜街

南宁晚报 2021-11-15 06:45 大字

?南宁火柴厂?方朝明/绘

龙胜街,是南宁古老的一条街道。《南宁地名录》记载:“龙胜街,东起民安里,西至云亭街东一里。”街名也几经变更。旧为聚胜坊和聚龙里,1953年合并称为龙胜街。“文革”期间改为胜利街。1978年12月2日《南宁战报》记载,“为了迎接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和适应南宁市对外开放的需要,市革委会最近发出通知,决定更改部分街道和单位名称,胜利街恢复为龙胜街”。

龙胜街承载了南宁人的历史记忆,见证了南宁传统工业的转型发展历程。

两巷四里历史街区

据南宁史籍记载,传统意义上,民国时期的龙胜街,由“两巷四里”构成:三王庙巷及烟粉巷,所属甲数10、所属户数108、所属丁口451。后改称新和里,所属甲数、户数、丁口相同。南阳第,所属甲数12、所属户数150、所属丁口630。后改称南阳里,所属甲数、户数、丁口相同。石灰园,所属甲数13、所属户数157、所属丁口583。后改称明伦里,所属甲数、户数、丁口相同。聚龙里,所属甲数14、所属户数181、所属丁口790。后仍称聚龙里,所属甲数、户数、丁口相同。

民国时期《邕宁县苦力职业工会路站表》,标明了龙胜街及所在区域的街巷。与聚龙里对应的,是被称为“七十二家房客”的滕屋巷,这是由几十户人家组成的一个大合围坊巷,寓居着水街、龙胜街、尚仁里一带经商打工的平民百姓。当时的龙胜街聚龙里14号,就是著名的南宁利源火柴厂。

南宁火柴见证历史

制作火柴,是传统密集型手工业,当时生产火柴全部靠手工操作,每一块火柴板,插100根火柴棒,插好后,在火柴板灌入火药,晾干后就制成火柴。

位于龙胜街的南宁火柴厂,从无到有,从盛转衰。历史悠久,见证了南宁工业的发展演进,也见证了南宁城市古老街巷的历史变迁。

南宁火柴厂,由民国“黄恒栈”商号老板黄奕勋创办。黄奕勋(1893—?),祖籍邕宁,寓居田阳。早年于上海复旦中学毕业,考取南京金陵大学商学系。大学毕业后,他承父业,人称“四老板”。黄恒栈专门经营烟丝、茴油、桐油等土特产和日用百货。民国15年(1926),黄奕勋扩大营业范围,与南宁恒信行合股购置“公平”“靖波”两艘电船,航行于百色至南宁,销售土特产。民国17年购置刨烟机、机动切烟机、印刷机、发动机等,创办烟厂,日产烟丝1000多公斤。1934年夏,在南宁设永华行,经营土特产、代客买卖及水陆运输、进出口贸易,购置客货轮船4艘,汽车6辆,行驶于南宁至百色、梧州,车船并行,水陆配合。

1936年,黄奕勋在南宁龙胜聚龙里(今龙胜街),投资创办利源火柴厂。这就是南宁火柴厂的前身。火柴厂的选址,说明黄奕勋是精明的商人,该厂与其总部永华行不远,又临近邕江,便于管理经营运输。与聚龙里对应的是滕屋巷,这里居住着经商打工的平民百姓,用工成本低廉。

历史传承公私合营

2009年12月6日,南宁电视台播出了《南宁工业:从半截烟囱一根火柴到工业总产值过千亿元》的专题,南宁火柴厂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吴洁萍、当年厂总务供应股股长谭华,讲述了南宁火柴厂创建及公私合营的相关历史情况。

解放前,在南宁龙胜聚龙里有利源火柴厂,20世纪50年代初,公私合营后改为南宁火柴厂,是南宁唯一的火柴厂。由于是手工操作,产量很低,当时日产30件,1954—1956年,日产达100件,年产值70万元。

而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初期,南宁市私营工业只有37户,从业人员631人,资金43万多元。

1952年2月,南宁市人民政府为了扶持和发展地方工业,批准南宁火柴厂、铁工厂实行公私合营。这两个厂在1955年全市各行业实行公私合营热潮中,作为典型加以推动,为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南宁火柴厂到上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已停转,南宁火柴厂与其他厂合并为南宁铁工厂,后又分分合合,南宁铁工厂转为国营,定名南宁机械厂,主要生产柴油机,是广西机械工业的骨干企业。成为南宁市最早实行公私合营的工厂。从此,也就再无南宁火柴厂了。

珍贵标识见证历史

一名收藏网友,曾在网上发布了一则珍贵的南宁火柴厂“母子”(即两合一)火柴盒商标广告标识。为人们还原了当年南宁火柴厂诸多重要历史信息:

工厂名称为南宁火柴厂(南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类型为公私合营。工厂地址在广西省南宁市龙胜街62号。商品种类为安全火柴;商品规格为乙种甲级;商标名称为雄鸡牌。注册机关及字号一栏写着:经呈报,不批准。使用起止年限一栏写的是:无。

解读南宁火柴厂火柴盒广告标识可知,南宁火柴厂厂址在南宁龙胜街无疑。当年南宁已有股份企业,南宁火柴厂是由南宁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分离独立出来的,当时公私合营商标未获批准。改为地方国营体制后,重新申请注册商标,方可使用雄鸡牌商标。

百废待举工业振兴

“一根火柴,半截烟囱”,几乎就是解放初期广西省会南宁工业的全部家底。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百废待兴,然而处在战火前沿的广西,工业基础之薄弱让人难以想象。1950年,广西全省工业总产值2.3亿元,仅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01%,而地域面积远不如广西的上海,工业总产值高达36亿元,是广西的15.6倍。

1956年,全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已经全面展开,但广西现代化工业因投入少基本上还是一张白纸。

这样的状况,让时任广西省省长的韦国清,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韦国清多次找计委、工业、商业部门的领导商量。大家讨论的结果是兴建新的工厂。建厂无疑是个好办法。但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时间来不及,仅仅依靠自身基础实现工业的飞跃式发展,几乎是一种奢望。那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呢?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1958年1月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主席看到了广西工业的落后。毛主席随即对广西省委负责人说:广西工业发展慢了,要加快。认为应该在“二五”计划中给广西多上些项目,加强广西建设。随后,党中央作出了沿海城市支援边疆的决策。党中央的号召令刚下,韦国清就动身北上,主动向上海求援。

一场轰轰烈烈的支边热潮滚滚而来,8000名上海产业工人无私支援广西,带动了广西工业振兴及社会事业的发展。

据《上海支边企业在广西》记载,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上海26家企业约3000名职工,连同家属共8000多人,毅然离开繁华的大上海,千里迢迢,搬迁到祖国的南疆广西安家落户,支援广西工业建设。

这是广西改革开放前引进人才和设备工作中规模最大的行动。这些工厂迁到广西后,填补了广西工业的许多空白,在技术、设备、人才、管理方面为广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这些支边企业包括南宁罐头食品厂、南宁橡胶厂、南宁市钢精厂、南宁市糖果食品厂、南宁市衬衣厂、南宁市制革厂、南宁市皮鞋厂等20家。

方朝明

新闻推荐

一家知名人力资源企业迁入南宁市发放首笔补助20万元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刘冬莲)近日,在南宁市新设立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中智广西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获得南宁市人力资源和...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