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塘区深度融合文旅,实现传承非遗、发展旅游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盘活废旧资源 村民打开增收新路子
?老木棉匠园里别具特色的九门阵 (西乡塘区宣传部供图)
■本报记者卢丽婷通讯员黄以轮
老旧房子出租成为市民休闲旅游胜地,废弃农场变身工匠乐园,闲置铁路打造“南铁记忆”铁路文旅点……近年来,西乡塘区加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深度融合文旅,盘活乡村废旧资源,升级改造乡村中的老旧房子、废弃农场、闲置铁轨等,打开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新路子,提升了城乡风貌,保护了文化遗产,留住了浓浓乡愁。
出租老旧房子增加农民收入
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石埠街道很多农民建新房搬新家,老旧房子无人打理,坍塌破落,影响村容村貌。城区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成立合作社,引进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旧房出租、鱼塘出租等方式,在提高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的同时,修缮保存了一大批古建筑,使坍塌破败、杂草丛生之地成为游人如织的旅游胜地。
早些年前,石埠街道下灵村就成功把村民搬迁后留下来的明清时期和民国时代徽式老宅建筑群交给专业公司打造成青瓦房·古村落。经过精心修缮,老建筑焕发出古老和现代结合的绝美风情,成为市民休闲旅游胜地,实现保护古宅、留住文化、村民增收三赢。
今年初,尝到甜头的下灵村,借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东风,将20栋清朝时期的青瓦房出租给专业公司打造美丽南方·吾院。经过修缮的青瓦房,保留青瓦灰砖红台阶、飞檐斗拱配榫卯的建筑之美,配套高端私密会所、原村民宿、禅意茶房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别致艺术氛围吸引游客到这里沉思独语悟乡愁,细品乡居古韵幽情,感受曼妙时空变幻。如今,吾院还没完全开放,游客已经纷至沓来,品味久违的宁静,寄托浓浓乡思。
盘活废弃农场改建工匠乐园
西乡塘区绕城高速路外侧,有一处废弃的农场宿舍区,宅舍残破,院落荒芜,一片衰败景象。城区引进企业,将农场的老舍旧宅改建为各具特色的艺术工坊、匠人驻地、作品展厅等,形成了一座传统工匠艺术的乐园,取名老木棉匠园。
园区最大限度利用原有的建筑格局,加入多年来收集的老物件,如石磨、门匾、老家具等加以装饰。此外,西乡塘区还协助企业,招纳能工巧匠,潜心创作,让“传统”在这里复活,形成传统工艺振兴园区。
迄今,匠园已入驻了30多家工匠艺人,分别从事木艺、皮艺、陶艺等不同技艺。每位匠人都是手工创作,传承着古老技艺,诠释传统文化。园区因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伸手可触的文化遗存、纯净自然的乡村风光、韵味悠长的园林景致吸引了大量游客,2015年开园以来已接待200多万人次。
利用闲置铁路打造“南铁记忆”
沿心圩江至清厢快速桥下,横卧着一段旧铁轨,两个火车头,如守护金刚一般静坐广场上。铁路工人群雕、齿轮与车轮、钢铁图腾……铁路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引得摄影爱好者纷纷举起“长枪短炮”。
西乡塘区于今年3月招商引资,投资6亿元打造“南铁记忆”文化旅游项目,通过公共艺术创意物化展示,重现铁路特色历史符号,创建“南铁记忆”的文化绿廊,打造铁路文化旅游综合体和中国-东盟跨境文化旅游集散地。项目建成后,将解决上万人的就业问题,并拉动周边消费。项目一期大化路段至鲁班路段已于今年10月开放试运营,成为南宁文旅网红打卡点。
“十四五”期间,西乡塘区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增速提质,深入挖掘民间工艺与民族文化,促进非遗传承、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实现历史文化教育、旅游功能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
新闻推荐
南宁国际铁路港控制性详细规划获批复 将形成“一轴一廊一核双心三区”功能结构,打造南宁市现代智慧物流园区
本报讯(记者黎兆齐通讯员李成真)昨日,记者从南宁市自然资源局获悉,近日《南宁国际铁路港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南宁市人民政府批...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