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给了我再就业的机会”
本报记者沈程
“我这个年纪,还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可以养家糊口,这是之前怎么也想不到的。”10月29日,在南宁市江南区沙井片区忙完工作,52岁共享单车维修师傅钟新志感慨地对记者说。
说起自己的从业经历,钟师傅回忆道:“1986年,我当时17岁,第一份工作是在邕宁的一家羽绒厂做维修电工,一个月将近有300元收入。”后来,这家工厂不景气,他就前往市区谋生,几经辗转,做过保安、维修工、快递员、工人等,琐碎不稳定的零工,难以支撑家里的各种开支。
近两年来,各级各部门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并将稳就业、保民生摆在突出位置,如人社部门提供线上招聘就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的同时,也方便了求职者找工作。在朋友的劝说和帮助下,年过五旬的钟新志尝试在网上投递简历。“当时,在网上看到‘哈啰出行’招聘共享车辆维护人员,正好符合我的专业特长,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投递了简历。”钟师傅说,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录用的消息,“是互联网给了我再就业的机会。”
考虑到钟新志属于“4050”再就业人员,企业充分照顾他的个人及家庭情况。钟师傅说:“公司分配给我开展工作的区域离家近,工作时间相对灵活,还能照顾家人,在熟练操作的情况下,能拿到120元左右的日薪。”
如今,钟新志一家四口已在江南区买房定居,女儿明年参加高考,儿子在上小学,妻子在物业公司从事保洁工作。“等女儿明年考上大学,我就可以轻松一些了。”钟新志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新闻推荐
高考录取有新变化 提早规划从容面对 希望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的家长和教师可报名参加本周末讲座
本报讯10月30日—31日,由南宁晚报联合广西智程生涯教育举办的学业规划师工作坊在南宁日报社举行。工作坊从新高考政策解读...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