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亲只关心佩奇住的是不是学区房

南国城报 2021-04-02 11:59 大字

刊首语

□孙妮

开篇之前先说个段子。

二胎父母每天都要经受灵魂拷问,灵魂的敲打还是双倍的。

比如,其中一次拷问是这样的:“爸爸爸爸,小猪佩奇住的是别墅,我们家没有别墅,我是不是连猪都不如啊?”

老父亲陷入了“小猪佩奇家庭是不是中产”以及“别墅是不是中产的终极归宿”的社会学命题的沉思,老母亲显然不那么容易落入“10后”的思维陷阱——“猪不猪别(墅)不别(墅)的不重要,佩奇住的是不是学区房?”

鸡娃不归路,中年老母才是同路人。

要说鸡娃哪家强,强者恒强学区房。

笔者发现个神奇的现象,甭管是哪个层面哪个领域的政策,最后总能在房地产行业找到落点,其中的“优秀代表”就是学区房。

最近上海中考政策改革,牛校招生强制拿出超半数的招生名额,普惠到各区各校,“菜中”的孩子,矮子里拔将军,有可能比“人才挤挤”的牛校,有更高的命中率。

一时间,上海学区房“要凉凉”“不香了”的言论甚嚣尘上。

的确,2020年,上海的学区房简直可以用魔幻来形容:有的区域价格增长超过40%,“买房路上堵了个车,价格涨了几十万”;1000万元不是豪宅是改需?只是牛校旁的“老破小”。

就像教育,国家一直倡导的是普惠天下,教育均衡,寒门学子要有上升通道;家长却希望争抢到牛校强区、头部资源,孩子的未来还能继续实现阶层跃升。

所以,城市管理者如果不打算只发展少数精英(牛校),必然会摊平资源,推动教育资源的“共同小康”。

然后顺手,再稳一稳房价。

有媒体报道,上海中考新政之后,学区房价格瞬间有点崩,说是“一夜降了70万”。然而,也有媒体走访市场之后发现,部分学区房价格依然坚挺。

其实上海中考新政,要说新,还真不新。若干年前,南宁就玩过了。从2011年开始的南宁示范性高中录取时,就要求把35%的录取名额定向给初中不挑学区的地段生;到2016年,这一比例扩大到50%;2020年,小升初又增加了“摇号”环节,普通学子也可以上“三私”(西大附中、二中、三中)。

教育普惠是越来越普惠了,强校新贵也越来越多了,鸡娃老母亲的选择也越来越丰富。

但是,学区房……有刹车的迹象吗?

老有金旺角华润24城,现有某某城某某府。

撇开七八十到一百多平方米的宜居户型不说,30多平方米的一房,就很值得玩味。

很明显,房地产企业正是为了满足中年老母亲日益增长的鸡娃需求,同时照顾到她们永远干瘪并且还要给培训机构留有预算的口袋,才去开发了这类针对性、服务性、市场区分度都很强的产品。

而老母亲们,自然窥透了学区房不过是个击鼓传花游戏,抱着“只要学区在,永远有下家”的心态,裹挟着不断成为学区房的接盘侠,并期望着未来还有不停歇的升值空间。

但冷静想一想,我国房地产市场化发展30多年,2016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就显示,我国城市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已达40.8平方米。很难想象,一个学龄期的三口之家甚至四口之家,30多平方米的房子要怎么住?有在学区真实居住过吗?

这也难怪一些头部名校,孩子入学,除了要查户口房产证,还需老师实地家访,看看学生家到底住着谁,有没有挂学生父母的结婚照,以此来剔除打擦边球的家庭。或许是为了打击这种现象,某市教育部门曾出台政策——要求就读学生学区内的家庭住房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这也是基于满足人真实居住的基本需求。

但这项政策,只是短暂现身。

至于政策会不会重启,小升初“摇号”会不会加码,学区房会不会长久保险……这这这,真的是趋势归趋势,当下归当下。谁也不知道,未来(资产)和升学(新政),到底哪一个先来到。

对于中年老母亲而言,或许,学区房也是过客,唯有鸡娃永恒。

新闻推荐

南宁开展专项检查 规范含兴奋剂药品经营

本报讯(通讯员刘国石何正君记者陆增安)从昨日起至12月20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2021年含兴奋剂药品经营专...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