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多家医院就诊人数下降明显 专家分析:这是抗击疫情带来的意外收获,跟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有关

南国早报 2020-07-25 13:52 大字

7月21日上午9时许,在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急诊科,候诊患者很少。

南国早报记者张若凡文/图

以往,晚上带孩子去急诊儿科,通常要排很久的队;现在,去到医院挂完号,不一会就能看上病。近期,记者从南宁多家医院了解到,呼吸科、儿科的就诊量比往年同期明显减少,这被认为是抗击疫情带来的意外收获。

儿科看病“等待系数”直降

近日,南宁市民杨先生带着女儿到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看急诊,发现看病竟然不用排长队了。“以前晚上来挂急诊儿科,前面排五六十号人很正常,那天只等了10分钟。”儿科急诊人这么少,看病等待时间大减,让杨先生有些意外。

另一些市民则感觉近段时间身边的人生病少了。雷女士说,往年这个时候,家里两个小孩常常轮流生病,一家人被折腾得手忙脚乱,“今年到目前为止,两个孩子都没‘中招’。”雷女士身边的一些妈妈也反映,今年孩子似乎生病少了。

连日来,记者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等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儿科、呼吸科等病人数量同比明显下降。

7月21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门诊看到,急诊科只有两名家长带着孩子在候诊。门诊的儿科输液室里,只有四五名患儿在家长陪同下输液。

病人减少,医生有时间上厕所了

作为急诊科的一线儿科医生,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的傅君说,以往急诊儿科医生一个班8小时,要看诊100~120个病人,有时去趟厕所都会被患儿家长投诉。现在病人数量减少了约一半,“有时间喝水、上厕所了,也能跟病人多说几句了”。

从近期的接诊情况看,傅君感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确实少了,比如咽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现在正值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往年这时傅君每天都会接诊十多个手足口病患儿,“今年到现在为止,我只接诊过一个手足口病的孩子”。

如果说小病尚且能够尽量不上医院,那么一些危重病患的接诊量则是就诊量变化的另一个体现。据介绍,该院儿科急诊的抢救量也明显下降,以往每个月抢救近200例,平均每天六七例,抢救间经常爆满,但近段时间,有时候一天都没有一例抢救病例。

该院急诊科主任王力川告诉记者,以往该院儿科急诊一天的就诊量最高达500人次,现在大约200人次。他查阅业内近期的一些文献资料了解到,国内大部分医院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王力川介绍,像手足口病这样容易造成儿童聚集发病的病种,往年一个疫情高峰会接诊几百例,今年至今只接诊不到10例。

抗击疫情带来意外收获

对于就诊量下降的原因,王力川认为是多因素的,除了开学晚、聚集减少等,疫情期间大家养成的卫生习惯也发挥了作用。最关键的是戴口罩和勤洗手,对于呼吸道疾病,戴口罩是一个很好的阻断传播的方式,而对于消化道疾病,勤洗手是最好的预防措施。这两类恰恰是儿童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一旦控制住了,就明显拉低了整体就诊量。

不仅是儿童,一些成人疾病的就诊量也在明显下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丽华告诉记者,她近期接诊的呼吸道病人数量跟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一半左右,尤其是普通感冒的患者少了。

据了解,广东省疾控中心近期公布了一项新冠肺炎问卷调查的结果,超过一半民众觉得自己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患感冒或流感等疾病的次数减少了。疾控专家分析,外出戴口罩、洗手次数变多、减少聚会聚餐、加强家居和办公室通风等习惯上的改变,确实影响了民众患病次数。因此,这一波就诊量下降也被认为是抗击疫情带来的意外收获。

大暑来了,防病仍不能放松

虽然防病有了阶段性成果,接下来的大暑是全年中最热的时段,对身体健康也是一个考验,专家提醒,防病意识还是不能放松。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张红星介绍,大暑时节的特征是“热”和“湿”。在这段时间里,最重要的是避暑,尽量减少在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段进行室外活动,如果无法避免,一定要及时补水。

室内工作的人群不要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最好每两小时到外面环境中过渡一下。切勿一身大汗进入空调房,更不要让出风口正对着脖子、后背等部位吹。

此外,暑热天气里不主张剧烈运动,饮食上建议吃一些生津解暑、具有去湿功效的食材。

新闻推荐

南宁火车站女童疑被人从二层平台抛下:仍在ICU 警方调查

针对广西南宁火车站一女童疑似被人从二层站台扔下一事,7月24日,澎湃新闻(www.thepapaer.cn)从广西南宁市委宣传部获悉,目前南...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