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清廉风

玉林日报 2020-07-15 06:53 大字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每个家族都有不同的家风家训,有成文的规定,也有非书面化的精神和品德的传承,它虽然只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子孙后代延续得更长,走得更远。在我家,我的父亲,用他的勤俭和清廉来影响着他的后辈。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他很勤俭,不浪费,不耗费;父亲也是一名老村干部,他很廉洁,心不贪,私不谋。父亲勤俭和清廉品德的养成,来自他的人生经历。

1960年,我国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欠收,食物供应不足;苏联撤走援助专家,撕毁经济建设合同,我国经济困难加重。这一年,父亲出生了。在国难家苦的环境下,父亲的幼童时期,都是在饥饿中度过。经历过粮食极度匮乏的他,对粮食的过度珍惜是后辈无法理解的,所以,我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绝对不能浪费粮食。记得孩提时,有一次在餐桌上和弟弟打闹,把饭碗打翻了,米饭掉到地上,父亲怒了,让我们把地上的米饭捡起吃完,我和弟弟强忍着泪水把粘了灰的米饭咽下。自从那次,我们对父亲的珍惜粮食有一种敬畏之情。现在,就连未上幼儿园的小侄儿,在他的影响下,也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在生活中,父亲也处处勤俭节约,一套衣服穿上好几个年头,洗得发白也不丢弃,还把旧衣服改成抹布,日常的洗菜水淘米水也收集起来浇菜浇花……家俭则兴,在父亲勤俭的影响下,我们家的经济状况逐日好转,但我们始终铭记:无论什么事情,都是成于勤俭败于奢靡。

父亲年幼时读书非常勤奋,曾两次跳级,学校敲锣打鼓把奖状送到家中。但高中时因祖父病重,父亲被迫辍学。父亲辍学后参了军,也成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部队,因父亲表现出色担任过班长和代理事务长。正是有了多年的部队磨炼经历,使得父亲在他的人生中一直恪守着勤恳做事,踏实做人的信条。

转业后,父亲回到家乡一家国营企业工作。当时我们村是当地的贫困村,即将退任的老支书找到我的父亲,动员他参加新换届的村委会成员选举,希望他能为村民贡献一分力量。父亲思量再三,毅然决定回到村里,践行一名共产党员该履行的职责。父亲回村后,和他的“战友”们并肩作战,办了无数大小实事,最明显的是把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三千多元增长至一万六千多元,在去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现在村里水泥路硬化率达百分之八九十以上,村民娱乐的文化中心也有七八座,村道两边还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和栽上了美丽的风景树……

父亲奉公多年,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清廉。平日里,登门找父亲办事的人自然不少,但不符合共产党员党性要求的事他绝对不做。有一年,堂叔家要修建新屋,他找到父亲,让父亲想办法帮申请到危房改造补贴,说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是公家的钱,补给谁不是给,为何不多考虑自家人。父亲听完后连连摇头,说堂叔家的房子不符合危房改造补贴的申请条件,堂叔气呼呼地离开了我家。我们村山清水秀,水资源充足,这些年来村里的集体土地已基本承包出去,对承包老板的钱物父亲一概谢绝,他们想承包农户家里的田地,父亲也是不厌其烦,利用平日里休息时间挨家走户地去做租赁方的“联系桥”,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能使大家都受益。父亲因为秉公处事,不谋私利的品德在村里威望较高,但并未因此攒下巨额财富。记得2005年,已出嫁的小姑姑病重,姑父一家早已山穷水尽。父亲想尽办法挽留姑姑,医生告诉他最后的希望是从南宁请专家团队来会诊,但起码先筹备20万元的费用。有些村民知道后纷纷到家中安慰父亲,让他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但最终还是未能如愿筹到这笔钱。

父亲的清廉正是因为他过惯了大半辈子的勤俭日子,对物质要求简单,没有贪欲之心;也因为他秉承着军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优良作风和坚守着共产党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名普通的老党员和一名最基层的农村干部,用他勤俭节约,清廉为公的精神谱写着他平凡的人生,也指引着他的后辈更好地走好人生之路。在父亲的影响下,我在幼教之路上,恪守父亲的信条,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视幼儿如自己孩子,不收受家长宴请和钱物,做一名廉洁敬岗的人民教师。

新闻推荐

南宁一男子持刀砍伤外卖小哥 警方介入调查

7月14日中午,南宁一名男子持刀砍伤一名外卖小哥,相关视频在网络传播。视频来源:南国早报(00:15)视频显示,一名外卖小哥连人带...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