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生效判决成为“一纸白条” 看南宁市青秀区法院如何解决执行难问题

广西日报 2020-07-08 06:56 大字

青秀区法院执行局梁为锋法官在被执行人公司宣读搜查令。李 颖/摄 图表/梁 俊

本报记者廖志荣通讯员李茂

近年来,南宁市青秀区法院以创新之力推动执行工作的集约、规模、高效开展,通过创新执行工作模式、网络司法拍卖等举措构建破解执行难长效工作机制,努力实现财产“能执尽执”,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近日,从北京传来喜讯,青秀区法院执行局荣获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的“全国法院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A在制度创新中寻找活力

被视为南宁市改革开放地标、“城市名片”的青秀区,正经历“执行爆炸烦恼”。2019年,青秀区法院全年累收执行案件数为14003件;今年截至6月18日累收执行案件数为8637件,同比增长20.56%,执行案件收案数在总体上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

问题所指,改革所向。经过缜密调研和深入思考,青秀区法院党组启动了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举措。

走进青秀区法院执行局,一幅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有条不紊运行场景映入眼帘——大屏幕上闪动着由数据、图表、文字、视频等组成的PPT,运用形象直观的图表展示、动态数据进行说明,解决执行难的工作情况一目了然;大屏幕上同时闪动着来自执行一线的实时画面。

青秀区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许春桂介绍:“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的意义在于构建统筹集约处理、案件繁简分流、指挥调度快速的工作新机制。”执行指挥中心作为整个执行的“中央处理器”,承载了所有执行事务性工作,指挥中心集约处理执行事务性工作,负责案件前期财产查控、执行通知书送达,根据反馈的财产信息对案件进行科学筛选:简案交由速执团队快速办结,繁案分流至2个繁案团队、2个金融团队办理。而以法官为核心,配备法官助理、书记员和司法警察的执行团队则专司执行研判和决策。

“针对执行机构设置层级过多、职能分工过细、人员力量分散等问题,我们启动了执行团队改革,将执行局干警整合为速执、繁案、金融等5个团队。”青秀区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赵会介绍。

“以前法官不仅要决策,很多精力还花在辅助的事务上。”速执团队负责人刘中伟法官说,“现在‘一人一案一包到底’的流程改变了,大量事务性工作交由指挥中心承担,我只要专心扮演好执行的角色!”今年3月5日至9日,速执团队通过网络查控、实地扣划、电话催缴、夜间走访等措施,创下了当周工作日内执结20件的佳绩。短短一个星期内,速执团队的外勤干警共办理银行查控业务14件,车辆、房产查控23次,扣押车辆1辆。

事实证明,青秀区法院对执行流程、执行模式、队伍管理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效果显著。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以来,执行案件平均用时缩短52天。

B“云拍卖”破解财产处置难题

“如果您喜欢这样的采光,买它;如果您喜欢江景,买它。”3月17日,青秀区法院执行法官白莉尝试了一把“跨界”——当网络主播。

这段略带“俏皮”的“李佳琦”式直播让很多网友忍俊不禁。好多网友都评论:“没想到我们的执行法官这么接地气!”

“与传统委托拍卖相比,淘宝、京东等网络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更多、受关注度更高、新闻传播效果更好。网络司法拍卖为破解财产处置难题提供了最佳途径。”赵会说。

为提高执行质效,破解拍卖机制障碍,3月17日至20日,青秀区法院举行了“淘宝司法网拍直播周”。

白莉深入浅出,详细阐述了司法网拍流程及相关法律规定后,利用VR全景技术,详细地对本次活动的拍品——一套房产进行情况介绍。她与刘中伟法官在线与网友进行实时互动,对网友在直播中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网友们纷纷表示,法官主播“带货”能力很强,VR全景技术让人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房屋的户型结构、内部陈设、装修情况等细节。

“云拍卖”中,一套位于青秀区英华路、起拍价为122万余元的房子吸引了16人报名,300人设置提醒,9925次围观。因竞价激烈,在经过119次延时后,该套房产最终以180万余元的价格成交。溢价率高达47.3%。

4月24日,阿里拍卖法院直播英雄榜火热出炉,青秀区法院荣登榜单第一,同时也是前10名中唯一的一个广西基层法院。

据统计,2019年至2020年3月,南宁市青秀区法院共发布司法网拍2705次,发布网拍标的物1955件,成交955件,成交金额达15.32亿元,平均溢价率为25.02%。

许春桂介绍,网络司法拍卖将“线下执行”延伸至“线上执行”,这一多方参与、高效快捷、公开透明的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财产变现率,节约了司法资源,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及时实现。下一步,青秀区法院将继续创新执行手段,以司法网拍直播为抓手,善用、活用司法网拍,进一步提高执行质效。

C人文关怀体现司法温情

当欧阳鹏善法官打电话通知办理司法救助款领取手续时,陆有永既惊讶又高兴。受伤一年来所有压在心里的委屈与艰难,都因为这雪中送炭般的司法救助款,得到了纾解。

2017年10月8日晚,被执行人陈某旺驾驶电动自行车撞伤陆有永。经交警部门认定,陈某旺在此次事故中负全部责任。陆有永向青秀区法院提起诉讼。该案经过审理后,青秀区法院判决陈某旺的法定代理人陈某庆向陆有永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辅助器具费等共计11万余元。判决生效后,陈某庆并未履行判决义务,陆有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青秀区法院于2018年5月25日受理了陆有永的执行申请。

在执行过程中,青秀区法院查询了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情况,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被执行人目前也下落不明。因为此次交通事故,陆有永花费了巨额医疗费,目前仍在治疗中,无法劳动,家中还有一个1岁多的女儿需要抚养。根据案件情况,青秀区法院认为,陆有永因为交通事故身体受到损伤,且家庭生活条件非常困难,符合司法救助的条件,所以对他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

目前,青秀区法院对特困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启动国家司法救助活动已形成常态化。为帮助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追讨薪金,该院长期以来开辟诉讼费缓、减、免“绿色通道”,确保经济确有困难的弱势群体维护合法权益。执行法官正是用这样的责任与担当传递着司法温情。

执行路上,不仅有风雨兼程的艰辛,更有执结案件的喜悦。不管是何时何地,青秀区法院执行法官始终保持对执行工作的热爱和执着。近年来,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如赵会被评为全区“基本解决执行难”先进个人,白莉被评为全区法院“百名岗位能手”“广西执行风暴”全媒体直播月活动先进个人,欧阳鹏善被评为“全区法院办案标兵个人”,黄海舟被评为“南宁市法院办案能手”,等等。

作为办案能手,欧阳鹏善是这个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他说,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对胜诉当事人来说已经意味着公正的“迟到”。“执行法官要做的,就是努力让这份公正不要迟到太久。”《周礼·考工记》有一句名言对欧阳鹏善影响甚巨:“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士以天下为己任,士之内涵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士之精神底色,就是“可以托六尽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欧阳鹏善认为,执行法官若如此,可以托之以家国。

“今后要在巩固成果、固化经验上下功夫,努力使解决执行难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推动执行工作保持高水平运行,向‘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南宁市青秀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林中材如是说。

青秀区法院

2019年-2020年6月中旬

●共收执行案22640件

●结案16968件结案率74.95%

●终本合规率100%

●信访办结率100%

●实际到位金额22.61亿元

新闻推荐

景观灯突然倒塌 砸中车辆4人受伤 事后南宁竹溪立交桥剩余的11杆景观灯被拆除

网友拍摄的灯杆砸中小轿车的图片。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张文卉卢荻)7月5日下午,南宁市竹溪立交桥民族大道转向竹溪大道匝道处...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