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郁了?听听心理专家怎么说

绵阳日报 2020-03-11 06:42 大字

复工了,但我有点担心;天天在一线,工作压力好大;我今天摘了一下口罩,会不会被传染……面对疫情,不少人会产生抑郁、焦虑情绪。我们该怎么应对呢?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在疫情期间提供心理咨询志愿服务的专家。

复工复产,心理建设不能落

终于可以上班了,但又害怕人太多会感染病毒——一些复工者存在这种担忧,有的甚至产生极度焦虑的情绪。

心理咨询师吕小天表示,复工后担心被感染是安全防护意识的体现,但过度焦虑则会产生负面效应。她表示,对于这类人员,首先应该引导他们看到当前疫情向好的形势和政府采取的有力举措,各地企业也都根据要求制定了严格的复工制度和防疫流程。

“要把担心化为具体行动。”吕小天说,外出做好个人防护,上班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规范工作,同时放松心态,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提升免疫力,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和企业也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心理辅导。

针对一些人存在的“过度恐疫症”,心理咨询师何夏燕表示,新冠肺炎初期症状和一些流感等症状确实相像,有人对此非常担心,同时又过度关注各种疫情信息,加剧紧张情绪,产生“疑病”心理现象。

她表示,要积极引导大家开展科学防疫、合理防疫。开窗通风、锻炼身体很重要,运动还能分散注意力。另外,一些人过度关注各类疫情信息,容易对号入座增加紧张情绪,建议通过权威途径了解疫情信息和防治方式,不要听信小道消息。

允许自己的“无能为力”

医务人员等“逆行者”舍小家为大家,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但他们也会有普通人一样的害怕、焦虑等情绪,加之工作压力大,心理建设更加重要。

“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能帮助家人和受疫情影响的人们。”心理咨询师蓝斌说,一线工作人员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防护、调整状态,当自己无法承受压力时,应及时向上级反映,允许自己的“无能为力”。

他建议,向亲友倾诉、听音乐甚至不妨哭一哭都是放松的小窍门。工作之余可以进行深呼吸、想象放松、肌肉渐进式放松等训练,适量的运动也会让紧绷的神经和身体得到舒缓,进而改善情绪。

罕见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些长期“宅”在家里的人也容易出现焦虑情绪,进而出现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

心理咨询师杨东娟介绍,当感觉到自己有不好的情绪后,先问问自己,让自己不舒服的是情绪本身还是带来情绪的事物,找个空间独处,深呼吸放松、听音乐放松或是看一些有趣的视频等,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再去处理事情。要注意避免消极应对,不要过量饮酒、吸烟、服用药物,也不要过度工作和过多睡眠。

积极行动起来就是成长

不想开学曾是不少学生的“梦想”,

但当它真的成为现实之后,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妙。无法外出的苦闷、对于学业的担忧等都会困扰大中小学生特别是即将毕业的学生。

从事英语培训的郑妍最近给20多个家庭的父母和孩子做了电话访谈,发现这些“宅”在家里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过烦闷、焦虑等情绪,中考生、高考生学习压力最大。

郑妍建议学生们把延长的假期作为开学准备期,严格遵循上学期间的作息,制定学习计划和锻炼计划,保证良好的身体和学习状态。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也要积极学习疫情防控方面的知识。如果长时间自学感到孤独烦闷,可以和好朋友通过电脑或手机视频聊聊天。当然,要严格控制用手机的时间。

受疫情影响,一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对毕业论文和就业形势产生了担忧。心理咨询师吴中任认为,担心毕业和工作问题,这是一种自我负责的表现,如果过度焦虑则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他介绍,首先要看到积极的因素,为帮助毕业生就业,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包括推出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开展实名服务等。晚上辗转难眠时,可以做些呼吸训练,尽量分散注意力,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论文准备,积极行动起来,就不会那么忧虑了。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晓颖说,面对疫情,年轻人应该树立成长性思维,学会在困境中调整心态、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真正成长起来。(新华社南宁3月10日电记者向志强黄庆刚陈露缘吴思思)

新闻推荐

3月7日起,海南实行现房销售制度;10年前,广西也曾酝酿取消商品房预售 南宁是否会重启试点“现房销售”

本报2010年1月24日的报道版面。购房者在南宁市龙岗片区一楼盘售楼部看房。摄于2018年11月25日南国早报记者徐庆成/文刘国...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