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勤洗手公筷母勺上饭桌

南国早报 2020-03-09 14:03 大字

最近,市民黎女士一家用餐时坚持使用公筷母勺。受访者供图 陆女士办公桌上摆放的免洗洗手液(画圈处)。 受访者供图

被疫情改变的习惯

编者按

这场对抗新冠病毒的战役,必将给每个经历者留下深刻的记忆。众志成城、全民动员的防疫措施落实,以及规模空前、无微不至的防疫知识普及,都将给公众带来深远影响,也改写着人们的生活习惯。那么,这场战役改变了我们哪些习惯?哪些好习惯应该保持下去?听听大家都是怎么说的。

南国早报记者黄占玲阮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出门戴口罩、进屋先洗手、给常用物品消毒等,已成为大部分人的“自觉动作”。好的卫生习惯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来看看记者的调查。

1每天洗手六七次

疫情发生后,南宁市民黄女士和大家一样,只要出门就戴上口罩。刚开始,她觉得口罩戴久了有点闷,但慢慢地就习惯了,“现在出门第一件事,就是先戴口罩”。

黄女士还养成了勤洗手、不用手触摸眼睛和鼻子的习惯。不管去哪儿,只要触碰了外界物品,她都不会触摸眼、鼻、口。

算下来,每天黄女士起码要洗手六七次。4岁的儿子看在眼里,也向妈妈学习,每到饭点就主动洗手,且每次都洗够两分钟。

黄女士说,家长只要以身作则,孩子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等疫情结束后,她和孩子会继续保持这些好习惯。

2养成就餐好习惯

“为避免交叉感染,咱们还是使用公筷吧。”疫情发生后,南宁市民陈先生向家人提议。

在餐桌上摆放公筷母勺,公筷用来夹菜,母勺用来舀汤。起初,一家人都不太习惯,尤其是孩子,仍喜欢用自己的筷子夹菜。但在陈先生的提醒下,大家慢慢适应了。

市民黎女士也坚持使用公筷母勺,在她看来,在饭桌上多放一双筷子和一个勺子并不麻烦,但却可以保证卫生,减少细菌和病毒传播的风险。

3常用物品常消毒

最近,不少人还养成给衣物消毒、单独放置外衣的习惯,有的家庭为此还重新布置了家居空间。

市民周女士专门在入户门处开辟出一小块区域,用来存放外衣和包包。每天进门后第一件事,她都是先在这里换装,整理一番。她说:“以前,我一回家都是把外套、包包往沙发上乱扔,现在注重入户仪式感,家里清爽了很多,这个好习惯会坚持下去。”

回家后,市民刘女士会给钥匙、手机、挂件、门把手等消毒。在她看来,这些物品使用频率高,经常消毒能减少病菌和病毒传播

还有人养成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的习惯。陆女士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疫情发生后,她买了一些免洗洗手液,分别放在办公室、宿舍和家里,背包里也有一瓶。工作时,如果触碰到其他人接触过的文件,她会掏出免洗洗手液洗手。丢垃圾或拆快递后,她也会洗手。她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她打算今后继续保持下去。

新闻推荐

南宁供电局3月9、13日临时新增计划停电时间及范围

南宁供电局3月9、13日临时新增计划停电时间及范围停电时间停电影响范围3月9日9:15~14:15金华农业、鸡村长岭...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