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惩戒有异议,如何申诉?出现“校闹”,如何保护老师权益? 管好“熊孩子” 还需做好这些
朱慧卿/漫画
关注教育惩戒
南国早报记者蒋晓梅李艺卢荻
连日来,广西各地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围绕教育惩戒的尺度、公平性、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讨论。那么,如果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的惩戒有异议,该如何申诉?教师进行教育惩戒后遇到“校闹”,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家校之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管理“熊孩子”?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1对惩戒不服可提起申诉
“因为上自习课偷看课外书,班主任在假期免费补课时对我说,我的小孩暂时不用补课了。”在南国早报教育惩戒规则交流群,一名家长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这名家长说,班主任告诉他,孩子在多个方面都表现不好。“也许孩子平时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老师从没有和我沟通过。”该家长感到有些沮丧,不能参加补课的消息也让他无法接受。后来,孩子表现好了,但仍然无法参加补课。最后,孩子被分到另一个班,并就此失去了学习动力,沉迷于游戏。
记者留意到,教育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就有相关内容。比如,当学生及家长对教师实施的较重惩戒、严重惩戒或者学校给予的纪律处分不服的,可以提起申诉。学校应当成立由学校相关负责人、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委员会、法治副校长等组成的学生申诉委员会,受理学生的申诉申请,组织复查。如果学生或者家长对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还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申请复核。
征求意见稿也提到了惩戒解除。如果学生受到严重惩戒后,能够诚恳认错、积极改正的,学校可以提前解除惩戒措施。
2教师为何不敢举“戒尺”
明确教师的教育惩戒权后,能否扭转“不敢管”的局面?记者采访发现,部分老师仍顾虑重重。
南宁一名中学校长说,过去学生犯了错,“说不得、碰不得、惹不得”,老师生怕自己一句话说太重,学生想不开,家长到学校闹。即便教育惩戒新规出台,要真正融入教育教学,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时间内,不会鼓励老师使用这种方式”。
让老师迟迟不敢拿起“戒尺”的,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态度。在本报教育惩戒交流群里,一名网友分享了身边的故事。一天,老师发现学生上课偷偷玩游戏,第一时间告诉了家长。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他的孩子一直很自觉,学习也挺好。后来,学生向父母告状,说自己没有玩游戏,但平板电脑被老师没收了。这名家长认为老师冤枉了孩子,到学校和老师大吵了一场。
从那以后,老师没有再说过这名学生。从初二开始,该生的成绩一落千丈。事后,有同学发现,他上学时下载游戏玩,晚上放学回家就把游戏卸载,所以父母一直没有发现。
南宁一名小学校长说,老师实施教育惩戒后,可能会出现证据不确凿等问题,如果家长不依不饶,学校处理起来很麻烦。
3正当惩戒出意外不追责
教师实施教育惩戒后,的确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今年4月1日,河南省郑州市第六十二中学门口,一对夫妻携儿子遗像讨说法,引起多家媒体关注。
根据郑州市教育局发布的信息,3月6日,该校九年级二班学生谷某在教室里为平板电脑充电被发现。经班主任调查,平板电脑为另一名学生携带,包括谷某在内的3名学生在自习课及午饭后利用平板电脑玩与学习无关的内容,时间已持续3周。班主任对3人进行批评教育,其中两名学生已承认玩电脑,但谷某始终未承认。
3月8日,3名学生被家长带回家教育。9日凌晨,谷某在家坠楼身亡。事发后,家长向学校提出巨额经济赔偿。
对于教育惩戒后可能引发的问题,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到:老师正当实施教育惩戒,因意外或者学生本人因素导致学生身心造成损害的,学校不得据此给予教师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
8月,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明确8类“校闹”行为。其中规定,在责任明确前,学校不得赔钱息事,避免有些地方政府和行政领导为了息事宁人,片面加重学校负担,强令学校承担过多的不该赔的责任。
4管好“熊孩子”需各方参与
那么,当发现学生犯错时,是否需要惩戒?南宁市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副部长韩姗姗说,未成年人犯罪往往都是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步步发展而成的,惩戒教育能在早期起到提醒、反思的作用,合理惩戒能让孩子及时改正。
不过,要管好“熊孩子”,仅靠家庭和学校是不行的,还需要社会共同参与。据韩姗姗介绍,今年南宁市成立了广西首家励志专门学校,公、检、法、司、教育等部门和学校组成委员会,对入学学生举行听证会。该学校主要面向有严重不良行为、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犯罪的孩子,或是已经犯罪但是刑罚较轻可作不起诉处理的孩子,例如16岁以下偷电动自行车的未成年人。
她在参加听证会时发现,很多“熊孩子”在参加这种充满仪式感和准司法性质的活动时,都受到不小的震动,有的孩子在陈述事实的过程中幡然悔悟,泪流满面。
[结束语]
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南国早报立即开设教育惩戒规则交流群,让学生、家长、老师等身份不同的网友在群里发表意见和建议,本报还刊发一系列报道,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今日,这一话题暂时告一段落。
回顾连日来的报道,记者想说,教育惩戒虽然是实施批评、处罚的手段,但其本质是一种教育方式,目的是促使学生认识并改正自身过失。教师在惩戒时,应注意不侮辱学生的人格,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家长也应该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南昌新闻微信公号11月29日消息,昨日(28日),从厦门警方传来重磅消息,身负七条人命、潜逃20年的女逃犯劳荣枝落网了!记者从南昌市...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