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馆说不跑路 最后还是失联了 据称受损失会员超过3000名,多名会员已报案

南国早报 2019-10-09 15:36 大字

10月7日上午,东方广场店处于关门状态,门口张贴有“蓝仕堡维权群”的告示。 10月7日上午,大沙田店处于关门状态。

南国早报记者卢荻文/图

南宁多名市民向本报反映称,他们向南宁市蓝仕堡健身馆三家店铺交纳上千元至数万元的健身及私人教练预付费后,近期却发现这三家店不约而同闭门谢客。店家承诺恢复正常营业的日期一再无故拖延。有会员称,健身馆的老板疑似卷款跑路了,受损失会员超过3000名。10月7日,记者进行多方调查和走访。

反映:

受损失会员超过3000名

10月7日,市民覃先生向记者介绍,蓝仕堡健身开有三家店,分别是大沙田店、五一店和东方广场店。今年9月份,他到大沙田店办理了一张会员卡,并预交1400元的健身费。9月26日,覃先生到大沙田店健身时,工作人员称健身馆要升级装修,10月4日重新开业。然而,10月4日,覃先生去到大沙田店,发现店面大门紧锁,也没见到工作人员。会员们担心健身馆老板跑路了。

“我办理会员卡后,只去了两次,就关门了。”覃先生无奈地说,他有几个同事也在该店办理了会员卡,均有不同数额的充值。

市民吴女士也是受害人之一。据吴女士向记者介绍,几个月前,她在大沙田店预交2.5万元的费用,只用几次,尚有2万多元未消费。而大沙田店已开店三年多时间,仅是该店就有上千名会员,其中,金额最多的有8万多元。这几天,他们初步统计,有198名会员共涉及80多万元。

据吴女士说,他们粗略统计过,这三家店,每家店会员都超过千人,受损失的会员已超过3000名。目前,他们已成立了一个维权微信群,群里有会员,也有教练。

走访:

大门紧闭,不见工作人员

10月7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五象大道的大沙田店,该店位于二楼,但此时大门紧闭,不见任何工作人员。记者透过玻璃窗,看到健身器材尚在里面。在大门处,记者注意到,有一张“装修升级中”的告示,已被人撕下来丢进垃圾桶里。

“这家店已有好多天没有开门了。”住在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仙葫东方广场店,发现位于三楼的蓝仕堡健身馆也关门了。在两个出入口处分别张贴有一张“蓝仕堡维权群”的告示,上面留有群主的微信号及微信二维码。在记者采访时,看到有一名会员正好赶到现场了解情况。

据一楼一家店铺的店员告诉记者,这家店已有好多天没有开门了。同样,五一路店也是处于大门紧闭的状态。

进展:

负责人手机无人接听

在采访中,据会员吴女士向记者介绍,9月30日晚,蓝仕堡健身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突然发出了一则老板即将跑路的通知,发布者自称是已离职的员工,但还有几个月工资没领到,并提醒大家尽快维权。随后,蓝仕堡健身馆对此进行辟谣,并声称将于10月4日恢复正常营业。然而,10月3日,大沙田店又突然在门口贴出一张通知,声称由于离职员工刘某某恶意发布假消息,导致连锁反应,现停业整顿,具体营业时间另行通知。但后来这张通知也不知怎么被人撕下来了。

“店家所承诺恢复正常营业的时间一再无故拖延,我们认为老板已跑路了。”吴女士说。

10月7日下午,南国早报记者多次拨打蓝仕堡健身法定代表人杨某的手机,欲进一步核实情况,但一直无人接听。

说法:

或涉及民事和刑事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0月5日、10月6日,已有多名会员分别到南宁市公安局大沙田派出所、仙葫派出所等辖区派出所报案。目前,警方仍在进一步调查此事。

10月8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已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案件涉及该健身馆三家门店,金额为33.74万元。目前,该案件已分流到涉及的城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广西安信律师事务所韦开林律师认为,蓝仕堡健身馆经营者的责任承担涉及民事与刑事两个层面。民事方面,市民在蓝仕堡健身馆办理会员卡,并缴纳相应的会员费,双方建立了合同法律关系。如果健身馆中途停业,属于单方终止合同,已经构成违约,应当承担退回相应会费,赔偿损失等责任;刑事方面,蓝仕堡健身馆经营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签订合同的方式骗取市民财物,涉及人员众多,金额巨大,已涉嫌合同诈骗。建议受害人积极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惩罚犯罪,迫使犯罪嫌疑人尽快退回被诈骗款项,以有效挽回损失。

新闻推荐

南宁市中小企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揭牌

本报讯(记者韦静)日前,由南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广西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合作建设的南宁市中小企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