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担使命 万千气象入画来
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以“生态宜居园林圆梦”为主题,通过打造“生态、文化、共享”三大特色,让游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本报记者赖有光摄广西体育中心已成功举办过众多国内外重大赛事,成为广西的一个体育符号。
本报记者潘浩 摄依靠创新,南宁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从“一个罐头一根烟”到“南宁地铁南宁造”的腾飞。 本报记者赖有光摄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南宁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大。 (黄大年 摄)南宁积极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图为南南铝汽车新材料精深加工车间。本报记者梁枫 摄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中国—东盟金融城落户南宁五象新区。黄维业摄“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浓缩了“老南宁”的历史风情,唤起了南宁人的城市记忆。本报记者潘浩 摄2019年,南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同时入围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图为污水治理的典范——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本报记者潘浩 摄▲民歌湖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酒吧、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全新魅力旅游区。
(中建三局二公司南宁分公司供图)?邕江远眺蓝天碧水岸绿花红。图为南宁大桥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江景。
本报记者
潘浩 摄南宁以特色优势构建农业体系,用产业支撑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南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 (彭寰摄)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加快聚集创新要素,加快形成创新生态系统。
南宁邕江“化茧成蝶”,两岸江景如画。图为亭子段江景。 本报记者潘浩 摄
南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7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93平方米,形成了“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花开”的绿城风貌。 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是南宁市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70年。70年的蜕蛹化蝶,城市发展中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印记着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锐意进取、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通过一张张照片我们看到,如今的南宁正敞开胸怀,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全面开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闻推荐
执法队员对违章停车进行处置(市城管综合执法局供图)本报讯(记者黎兆齐通讯员李金洪)昨日,记者从南宁市城管综合执法局了解到,东...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