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厚积薄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南宁日报 2019-09-29 06:30 大字

?“习剪纸、诵民谣、学邕剧”是解放路小学的文化特色和亮点。图为师生共同学习剪纸技艺。 (解放路小学供图)那考联盟校签约仪式。 本报记者叶子榕摄

改善办学条件优化学校布局、深化教育改革激发发展活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全面实施教育品牌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兴宁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全面推进兴宁区教育现代化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兴宁教育发展新篇章。

历经70年风雨阳光的兴宁区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办学水平、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办学规模、教育管理、教学质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撑起了千万家庭的希望和未来。

从“上学难”到“上好学”

1990年,兴宁区共有公办小学8所、民办小学(中学)1所、厂办小学10所。2019年,兴宁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67所:公办学校47所,其中,市区小学17所、乡镇中心校3所、村完小20所(不含14个教学点)、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6所;事业办学校3所;民办学校17所……从“上学难”到“上好学”的跨越,兴宁区教育实现了更加公平、更加均衡、更加普及、更加优质的发展目标。

兴宁区是老城区,儿童“上学难”曾是城区面临的一道难题,特别是随着社会和城市发展,这一矛盾愈加突显。正视难题、大刀阔斧、加大投入、稳步向前,兴宁区以一串漂亮的数字回应:2011年,澳华小学成立;2013年,中兴小学成立;2015年,明秀东路小学、虹桥小学成立;2018年,兴桂路小学、兴望小学成立;今年9月,兴宁区第二初级中学建成投入使用并高标准开学。同时新增兴宁区第一幼儿园、兴宁区第二幼儿园两所公办园,结束了兴宁区无公办园的历史。

据统计,兴宁区从2016年以来,共投入12.67亿元发展教育,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10所,新增学位15000个;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和全面“改薄”工程,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城乡校园面貌实现新提升,群众“上好学”的愿望逐步实现。

未来几年,兴宁区将加大新校建设、老校改扩建力度,在东沟岭片区新建2—3所新学校,改扩建邕武路学校、中兴小学,在九曲湾片区和三塘片区规划建设松柏路小学、松柏路中学等新学校;统筹推进长堽片区旧改项目配套学校规划建设,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中心建设。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目标,回应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师资建设卓有成效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兴宁区各校教师学历普遍偏低,教学质量普遍不高。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区通过录用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引进外省名牌高校优秀毕业生,调进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地教师,加强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对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轮训等,师资力量明显提高。

近几年,兴宁区师资建设卓有成效,打造了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据了解,2017—2019年,兴宁区实施推进教师引进计划,共引进教师300余人,其中农村教师100多人,教师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多渠道培养教师,实施“校长引航”“教师远航”“兴澜名师”“卓越校长”等工程,两年累计培训40期,培训人次达9470人次,培养南宁市“教坛明星”“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共55人。城区教师获全国、自治区、南宁市各级各类奖项1800人次。2019年,城区从区内各地各校引进一批名校长、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引进人才数量是兴宁区历年之最。

接下来,兴宁区将做好人才引进的规划工作,落实南宁“1+6”人才政策,让更多广西乃至全国名校长、名教师落户兴宁。培养高水平教育工作者队伍。实施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加大对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力度。为校长量身打造“导师团”,努力培养一批在南宁乃至广西有一定影响力的校长。抓住“教师成长”这个核心,加快培养一批掌握前沿知识、熟悉教育规律、示范引领作用显著的高层次教育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名师队伍。

打造“品学兴宁”品牌

70年砥砺前行,兴宁区教育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长足进步。如今,兴宁区教育正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

兴宁区秉承“培育创新人才,成就幸福学子”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教育品牌发展”战略,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分步推进,全力打造“品学兴宁”教育品牌,以学校文化建设推动教育新发展。兴宁区基本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的局面,一批学校特色品牌办学效应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兴宁区抓好“六项”任务,包括抓“E路领航”,依托有效教育项目,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抓“两种形象”,提升校长形象与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抓“三生教育”,让孩子学会尊重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抓“四声校园”,让校园书声琅琅、歌声嘹亮、掌声激昂、笑声飞扬;抓“社团建设”,给孩子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抓“阅读行动”,实施“阅读改变人生”行动,促进校长内修素养、教师凸显品位、学生升华气质等,进一步推进“品学兴宁”品牌建设,打造一批兴宁特色品牌学校。

兴宁区还提出“老校添新韵、新校显活力、农村校强质量、民办校促规范”的总体构想,深挖“三街两巷”南宁传统文化内涵,老校焕发新光彩;实施学区制管理改革,采取“城市校+农村校”集团化办学,“优质校+薄弱校”结对帮扶,老校办分校,联手名校办新校等多种办学模式,从校长聘任、教师选拔、经费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一批教改示范校、文化特色校。同时,兴宁区根据教育发展需求,主打“内联外引”组合拳,即充分挖掘那考河湿地公园周边新学校的优质潜力,成立“那考”教育联盟;与南宁师范大学深度合作,把高校的优质资源引入兴宁区,整体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凸显学校办学特色,塑造那考教育文化形象,全力打造“品学兴宁”教育品牌,不断扩大学校在南宁乃至广西的地位和影响力,成为兴宁教育高地,进而发展为南宁教育新优势。

本报记者莫俊 通讯员钟玉海

新闻推荐

南宁电信助力南宁新闻网 全力做好东博会、国庆期间宣传工作

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已经圆满落幕,中国电信除了一直为“两会”的安全门禁、网...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