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话情韵 活力江南 “中国平话文化之乡”诠释文化自信

南宁晚报 2019-09-20 05:48 大字

?2014年,江南区被授予“中国平话文化之乡”

(江南区委宣传部供图)新建成的江南区平话文化广场本报通讯员陈贵贤摄

■本报通讯员 郭超前 记者 何璨汐

960多年前,随狄青南下,落户安家江南区亭子一带(原平南村)的官兵,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方言——平话,这是南方北方智慧的结晶、多种语言荟萃的精华。

千百年来,繁衍生息的平话人不仅使亭子成为政治、经济的中心和军事重地,形成了“先有亭子渡,后有南宁城”的美誉,还繁荣了文化,目前全广西约300万人讲平话,其中有30万人在江南区,而江南区亭子的平话被公认为是最正宗的平话。

2014年,江南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平话文化之乡”。自此,经江南宽阔大道,看江南古镇美景,品江南解馋美食,购江南美宅……以平话为载体的江南区民族风情、建筑、饮食、品茗、山歌等本土文化备受世人关注,成为推动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

1

广地域多民族的精华形成平话文化

江南区有悠久深厚的文化历史。东晋大兴元年(318年),晋兴郡郡治曾设在江南亭子,亭子曾是古南宁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军事的重地,故有“先有亭子渡,后有南宁城”之美谈。江南区亭子一带的平话一直被南宁平话人视为最正宗平话语言。

据语言学专家介绍,平话文化源于中原,随宋代大将狄青军队进入广西,距今已有960多年历史。现在的江南亭子古称“平南村”,“平话”原本称为“平南村(人)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平南村(人)话”凝缩简称成 “平话”。

平话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为与外界更好地沟通,主动将自己的平话融入社会,形成具有独特民俗风格的江南平话文化,在江南区及周边蔗园人聚居区根深蒂固而自成体系,其文化形态涵盖生产文化、饮食文化、民歌文化、师公文化、岁时文化、礼仪文化等多个方面。目前,江南区有30多万人以平话为母语。

2

巧手艺精雕琢的建筑遗存明清珍品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在江南区至今仍然留存大量由平话人创造的古建筑群,在扬美古镇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就是平话人文风俗的最好见证。

扬美古镇建筑风格独特,于宋代建村,明代成镇,清代繁华,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仅有6.5平方公里的小村,有8条古街、8个古码头,明清古建筑260多处390幢,近乎奇迹般保存着数百年记忆,是目前广西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这里的先人来自中原,世居于此,所以建筑也结合了中原传统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特点。

五叠堂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宅院,从整体来看建筑四平八稳,承重柱下立有太平鼓,称“四平八稳太平鼓”,大门两旁的石础上有铜钱的纹饰,寓意招财进门。门上有门眼、八卦,厅内有门当户对等诸多寓意吉祥如意的纹饰,都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岭南文化的结合主要体现在骑楼风格,房子厅外都是相通的走廊,屋檐也特别翘,是因为岭南多雨……平话人的智慧可见一斑。江南区江南街道的周屋坡,福建园街道淡村、白沙村及江南街道,沙井街道的三津村还都保留一些比较完整的古建筑,在建筑设计和使用功能上充分体现了平话人的文化习俗。

3

守约定遵伦理的碑刻昭示诚信道义

在扬美古镇梯云古码头,沿着斑驳的青石台阶而上,是一条整齐的青石板路,路的尽头,一块镌刻于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的石碑矗立于此,见证了200多年的历史沧桑。

据史料记载,扬美圩建于明代,明初在此建水驿,遂成重要圩市,商业繁荣需要规范的市场,《碑记》就在清嘉庆十九年应运而生。碑文浅显易懂,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诚信经营的期盼和市场秩序的尊重。直到今天,古镇上一些商户在开张前夕都会来这里诵读碑文,铭记老祖宗留下的规矩。石碑的附近,是古镇上以经营扬美豆豉而远近闻名的“百年老店”杜家坊,杜家坊的少当家、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美豆豉制作技艺”第五代传承人杜学芬,从小就在石碑旁玩耍,长大后,也就懂得了碑文的意思。

从清代禁碑上的内容来看,当时扬美对经商有着明确的要求,规定卖畜肉、禽肉者不得注水、搭骨、喂盐,在圩场不得乱搭、乱盖、乱放物品,对违反要求者进行经济上的惩罚或者送呈官府。乡保应当“照牌竭办理,不得徇情”,以保证圩市秩序的公平公正。

如今,扬美古镇三角街每早的集市上,贸易井然有序,买卖公平交易,散市后卖者都会自觉带走垃圾残余,保持街面整洁。扬美的古碑还传承孝义,讲求仁爱孝悌德行,村里的居民共同遵守,把尊敬长辈的心理和行动外化为不成文的法规。

4

爱唱歌常过节的习俗构建社会和谐

江南区人口以汉、壮民族混杂聚居分布,以平话人为主体的汉族人口在与壮民族的长期文化交流融合中,对中原文化不断进行丰富和发展,兼收并蓄,形成独具特色的平话文化。其中,唱平话山歌是江南平话人最显著的特点。

平话山歌至今已流传400多年,广泛流行于江南区及周边地区,用平话唱山歌,将壮族山歌融入汉族语言文化特点,唱腔优美,韵律感强。歌词以七字居多,富有古汉语诗词韵味,题材多以情歌为主,常用比兴、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邕江一带疍家居民在婚礼中亲友互唱咸水叹,多用汉语诗歌中隐喻和双关等修辞的格式,旋律和唱法上还吸收了壮族山歌的特色。平话师公戏在江南区也广为流行,现仍活跃在江南区沙井街道、江西镇等群众中。

饮食文化是文化传承沿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现在的“亭子油炸粽”、剪粉,疍家年粽、粉虫,扬美沙糕、豆豉等,是典型的汉族美食,经平话人加工和改造,成为现在南宁特有的地方美食。扬美村作为平话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现已成为南宁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仅扬美沙糕的作坊就有20多家,月销量在万元以上。

江南平话人还对元宵、端午等汉族节庆文化,因地制宜进行了融合发展,形成了至今仍广受南宁群众喜爱的“菠萝岭元宵花灯节”和“扬美龙舟上水节”两个独特传统节庆文化品牌。种种文化现象和实物、资料表明,江南区的平话文化遗产是汉族文化在广西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

5

建基地抓节庆的节奏彰显文化自信

目前,江南区有30多万人以平话为母语,平话文化一直在江南平话人群体中得到活态传承,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当前,江南区平话民间文化广受群众喜爱,相关文化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开展。江南区现有10多支平话山歌队伍和平话师公戏表演戏班,在各镇、街道中均有分布,其中沙井平话山歌艺术团、沙井杨村平话师公戏表演队组建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特色。

江南区党委、政府一直把平话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先后打造了一批平话文化品牌,培育了一批传承人,挽救和保留了平话文化资源,使平话文化薪火相传。从2009年起,江南区在形成资料汇编基础上,对平话文化体系内的一些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的民俗文化项目进行了优先保护和开发利用。通过拍摄影像资料,开展市、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结合旅游热点进行旅游品牌包装打造等,使平话文化的代表性民俗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为进一步形成推动平话文化传承的强大合力,江南区积极结合为民办实事文化惠民工程扶持文艺队项目,对辖区内的平话山歌、师公戏、疍家咸水叹民间歌队进行跟踪帮扶,给予节目编排表演艺术指导,并提供资金帮助。几年来,江南区共投入资金150多万元开展文艺展演和民间民俗文化传承活动,扶持文艺队伍30多支。

新闻推荐

深化影视交流 唱响友谊欢歌 首届中国-东盟电视周开幕式暨中国-东盟影视金曲盛典举行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黄占玲)9月18日晚,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国-东盟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东盟电视周...

南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宁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