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为医 初心为民

南宁日报 2019-08-19 05:48 大字

朝气蓬勃的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产科医护人员。(市红十字会医院供图)

新生命顺利平安呱呱坠地,在这看似再“自然”不过的分娩背后,饱含着每一位产科医生的辛勤付出。近日,记者来到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了解产科医生群体工作的真实场景。

妙手施仁术

不负患者性命相托

在市红十字会医院产科,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把每一个孕妇当成自己的亲人,始终用一双温暖的手守护着无数母婴的健康和平安。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近年来,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的妇女人数逐年增加。“剖宫产有很多并发症,很多二胎妈妈并不想做剖宫产。”南宁市红十字会医院产科主任葛莉萍介绍,为了降低剖宫产率,市红十字会医院产科推出疤痕子宫门诊、营养门诊和臀位外倒转门诊等特色门诊,为孕产妇和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今年3月,葛莉萍与产科副主任潘健共同为一名孕妇成功实施了胎儿臀位外倒转,产妇最终成功顺产,成为南宁市首家开展臀位外倒转门诊的二级医院。

此前这位二胎妈妈在一次孕检时发现宝宝变成臀位,她希望能够顺产,便到多家医院求医,回复都不如意。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听说市红十字会医院可开展臀位外倒转,便在胎儿36周的时候来到医院。

“进行外倒转基本上是没有痛感的,36至37周时胎儿已经成熟,在B超监测下行外倒转术,隔着孕妇的肚皮、子宫,用手慢慢地帮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翻个身,几分钟就把臀位的胎儿转成头位,成功率高。”葛莉萍说,实施外倒转术,是按照剖宫产术前准备的,一旦出现情况,能在5分钟内进行紧急剖宫产。

仁心为患者

经年累月初心如旧

市红十字会医院产科为给产妇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助产特色服务。其中,今年1月推出的“陪伴分娩”特色服务项目更是备受青睐。

当准爸爸走进产房全程陪伴,一起迎接新生命的诞生,夫妻互相对望、喜极而泣……这美好的画面既温馨又甜蜜。回想起很多夫妻共同迎来爱的结晶时的情形,葛莉萍笑意满满,她表示,陪伴分娩提高了产妇对分娩过程的满意度,让分娩成为美好的回忆。

提及为什么要开展“陪伴分娩”的服务项目,葛莉萍介绍,产科副主任潘健赴德国学习中,了解当地开展陪伴分娩可以不同程度缓解妻子的不良情绪,让分娩过程进行得更顺畅,因此把这个理念带回了科室。“事实证明,推出‘陪伴分娩’服务后,‘90后’夫妻群体最先接受,但有需求的,更多的是二胎妈妈。”葛莉萍表示,有过头胎独自在产房生产的经历,二胎妈妈更愿意爱人在旁给予关怀,感受温暖。

自“陪伴分娩”服务开展以来,已有100多名产妇受益,体会到了丈夫全程陪伴分娩的幸福感。

演练出实效

紧急剖宫救孩一命

2017年9月4日,市红十字会医院产科医生吴春芳和助产士黎慧兰用身体半蹲的姿势,将发生脐带脱垂,还在产妇阴道的胎儿头部托举,以缓解脐带压迫,从检查室到手术室,直到新生儿呱呱落地,完成了360秒生命的托举。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5分钟转瞬即逝。可是对于出现脐带脱垂的婴儿来说,却是生命的极限!葛莉萍介绍,手术的成功得益于产科每个月都联合手麻科、新生儿科等学科团队,进行一场产科“5分钟剖宫产”的急救演练。所谓“5分钟剖宫产”,是指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为挽救母婴生命而采取的即刻剖宫产,从决定剖宫产至胎儿娩出要≤5分钟。

作为产科医生,难免会遇到产妇难产,因此掌握产钳助产技术,能够快速帮助产妇在十几秒钟的时间内把胎儿取出,是使产妇尽早终止妊娠,避免胎儿宫内窒息,减少剖宫产手术的重要手段之一。“产钳助产在难产手术中使用,效率高又实用,但其技术具有高难度的特点,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力度和时间把控不准,可能对母婴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葛莉萍说,为保证母婴安全,市红十字会医院强化每一个产科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急救意识,做到每一位主治医师都可以进行产钳助产,并且要求在手术台下反复练习技术,精益求精。

本报记者吴青华

新闻推荐

派出所门口偷车锁 小贼栽了!

胡某龙指认盗窃得来的锁头(警方供图)本报讯(记者潘国武实习生黄朝赓)明明知道西大派出所门外电动自行车停放处安装有监控摄像...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