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礼文化”三部曲打造出一个文明校园

南宁晚报 2019-08-13 05:40 大字

新阳西路学校苏秋玲老师执教三年级语文研讨课(学校供图)新阳西路学校书礼校园一角(学校供图)

■本报记者文艳玉

一走进南宁市新阳西路学校,映入眼帘的是会说话的立德墙、古诗廊、礼园等,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环境文化、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文化”及“课堂文化”为着力点,从书礼校园、书礼教师、书礼学生、书礼课堂等四方面开展建设,打造学校的“书礼文化”,以“书·礼”为主题,建设书香校园、文明校园。

1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书礼校园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该校以校园建设为抓手, 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让每一面墙都是文化。围绕“书·礼”主题,设有书礼廊、修身立德墙、古诗廊、礼园等文化主题墙。

在校园的围墙设立书礼廊,旨在时刻提醒学生做一个知书达礼的人;设立修身立德墙,教给学生为人、修身、处世的智慧;在校园的一角设立礼园,在墙上刻有兰花,关于礼仪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种植了三角梅和桃花,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文明礼仪的氛围。

在校园的走廊上,还设立古诗廊,把中华优秀的诗词刻在墙上,以便学生在自由活动期间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教室楼道,学生随处可见以《论语》《三字经》为主题的名人名言,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儒家教育熏陶。

一走进教学楼,教室走廊的围墙上刻有古代文人的爱国诗词,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室门口,每个班级都贴有富有特点的班级口号,体现了班级的精神风貌。每班教室都设有图书角,并充分利用黑板报和班级文化角,构建自己的班级文化,不断丰富和滋润学生的精神世界。

2

开展“书礼”活动让师生“知书达礼”

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该校以班级为单位,每周晨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让学生在课间做礼仪操、唱礼仪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举止和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努力提高文明素养,做一个有秩序、讲文明、守纪律的文明好少年。学校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学生通过诗歌朗诵、舞蹈、手抄报等形式,展示礼仪风采。

为了打造书礼教师,该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教师都撰写读书笔记,分享读书心得,从而提升了教职员工的思想境界。每周晨会,学校均开展《朗读者在校园》活动,通过分享一本好书,一篇好的文章、好的诗歌,教师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从而影响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在校园内形成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氛围。

开展礼仪培训活动,帮助教师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做一个文明有礼的教师,从而影响学生做讲文明守礼仪的好少年;举办礼仪展示活动,教师开展旗袍秀活动,向全校师生展示教师得体优雅的礼仪风范,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职业道德和文明礼仪修养;以课题为平台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 全校师生努力“做一个知书达礼人”。

3

构建“书礼课堂”结下“文明”硕果

礼仪课、书法课、诵读课……该校围绕“书·礼”的主题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有诵读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等,丰富学生的教育内容,使学校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共创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学校开展青蓝工程结对子活动,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的作用,促使青年教师在师仪老师的指导下更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开阔教师视野,让教师感受先进教学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2015年,该校进行了课堂改革,构建“四有”课堂,即“有目标、有检测、有反馈、有效果”,经过探索和实践,老师们的教学水平大幅提高。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原“四有”课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形成“目标教学”课堂,即目标明确、目标达成的方法、目标达成效果检测、目标达成的有效性反思。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课堂教学逐渐形成有效、高效的课堂。

通过书礼文化的打造,该校取得了一系列荣誉。 先后获得南宁市第三届中小学校园心理剧评比三等奖、西乡塘区“不忘初心跟党走、童心唱响中国梦”中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西乡塘区少先队“红旗大队”称号等荣誉。

校长农丽娟说,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目前,学校的教师敬业、乐业、精业,学生勤学、乐学、优学,形成了文明、勤奋、进取的优良校风。

新闻推荐

名下多了个大公司 一女子莫名成被告 通过笔迹鉴定证明是姓名被冒用,法院判她无需担责

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今报记者王斯实习生庞思瑜通讯员李寒湖南的罗女士莫名其妙成了南宁市一家资产上千万的汽车服务公司的...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