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不靠学技术 养牛脱贫摘“穷帽”

南宁日报 2019-08-07 06:26 大字

李诚枝(左)和第一书记黄道星给肉牛喂饲料。(甘雨民 摄)

清扫牛槽、喂草喂水、整理圈舍……西乡塘区坛洛镇上正村新进坡47岁的贫困户李诚枝,一大早就在自家牛棚里忙碌,“等到春节,牛棚里8头牛就可以出栏销售了,价格肯定不错。”李诚枝充满信心。靠自己努力和政府扶持,如今他走出了一条养牛脱贫致富路。

困境中 勤学养牛技术摘“穷帽”

李诚枝家里有8口人,母亲患病常年需要吃药,两个孩子在校读书,经济很困难,2015年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李诚枝不服输,下决心改变困境。

此前,李诚枝一家靠种甘蔗、养家禽等产业为生,虽然获得了自选产业补助,但收入仍然很低。“我看到邻居家养牛收益不错,就多次登门请教,学习养牛技术。取到‘真经’后,我决定放手一试。”李诚枝说,他买了6头黄牛,开始起步。

半年后,李诚枝家的6头黄牛被养得膘肥体壮,每头卖了1.6万元,每头牛的利润有4000元,他家在2017年摘掉了贫困帽,还加盖了一层新房,家里装上了空调。

创业时 抱团发展成最“牛”脱贫户

养牛让李诚枝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他觉得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2017年10月,李诚枝发起成立正兴养殖专业合作社,从购牛、养牛到卖牛,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成为合作社的技术总监,被村民称为最“牛”脱贫户。李诚枝通过“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养殖户在各自家中分散养殖,合作社提供养殖、育肥、草料配方等技术指导,实现“抱团式”发展。

为提高养殖技术,在该村第一书记黄道星的帮助下,2018年6月,李诚枝组织社员、养牛户到双定镇路东养殖场参观学习。“通过这次学习取经,我掌握了疫病防治、粪便处理、投喂技巧等,更有信心养出高品质肉牛。”上正村养殖户李子铃信心满满地说。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合作社社员由当初的12人发展到15人,其中有8户贫困户;年出栏肉牛90头左右,净利润可达到36万元。看到李诚枝的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9月,该村第一书记黄道星向上级争取扶贫专项资金,投资入股到正兴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扶贫产业示范园。合作社每年给村集体分红6.5万元,不仅富了村集体“钱袋子”,该村251户贫困户每户还获得200元的分红。

致富后 怀揣梦想不忘家乡人

因为勤劳肯干,李诚枝成为养牛的一把好手。2018年,李诚枝还成为本村致富带头人。

致富不忘乡亲,李诚枝坚信:“带动贫困户养好牛,能致富,真脱贫。”他向贫困户传授养牛“致富经”,还经常上门指导,成了贫困户的“领头羊”和“孺子牛”。他先后带动村里3户贫困户养牛,并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选牛种时,一定要选牛背宽、品质好的牛。西门塔尔牛抗病强、长势快、肉质好,非常适合养殖。”这是李诚枝的养殖心得。为采购到高品质的牛,去年4月李诚枝带着3户贫困户远赴贵州购买西门塔尔小牛犊30头。

“在李诚枝的帮助下,我养了4头牛,等养到600公斤时,大概能赚到1.6万元。”贫困户黄时英高兴地说。

“最近,有老板找我洽谈项目,准备给我投资,共同打造一家特色家庭农场。今后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李诚枝满怀信心地说。

新闻推荐

追寻红色足迹 加强党性教育

南宁四十一中党员教师参观雷锋纪念馆。(苏光豪摄)本报讯(记者莫俊通讯员卫堃)7月29日—8月2日,南宁市第四十一中学2019年党员...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