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贫困不懒惰 苦尽甘来“传帮带”

南宁日报 2019-08-02 06:12 大字

卢明治在采摘火龙果。 (甘雨民 摄)

本报记者 杨盛通讯员蒋得兴甘雨民

红彤彤的火龙果长势喜人、金灿灿的水稻迎风起浪、绿油油的大青枣在阳光下交相辉映,一幅美丽的“脱贫画卷”跃然而出,这副丰收图景的“画手”是来自西乡塘区坛洛镇同富村岜池坡的脱贫户卢明治。近年来,通过发展种植、教育帮扶、产业奖补等贴心政策帮扶,卢明治一家实现脱贫摘帽。如今,卢明治致富不忘家乡人,正带领同村的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

遭磨难志更坚

困境中有真情

2013年,正在田间地头辛勤打谷子的卢明治被打谷机夹压到大腿,手术治疗后,腿脚行动不便,被评定为三级残疾,还欠下4万元外债。身为“顶梁柱”却不能劳动,这让父亲早已病逝,母亲常年患病,妻子身体残疾,两个孩子年幼尚在读书的卢明治感到重担压肩,一家人陷入困境,仅依靠低保补助度日。

2015年,卢明治一家因病、因残、因学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在困境中,卢明治一家突然迎来转机,同富村第一书记等人为卢明治送去了春风般的关怀:他没有技术,就邀请他参加各类种养技能培训“充电”;没有资金,村里为他申请到9000元的产业奖补,还配送了肥料、种子,激励卢明治发展种养业。

通过多样化扶贫政策,卢明治一家的生活条件逐渐有了起色。随着身体日渐好转,卢明治开始认真打理12亩土地,种上甘蔗、大青枣、火龙果、水稻等农作物,妻子在家照看孩子、养家禽。“虽然是贫困户,但我绝不做‘懒汉’!”卢明治坚定地说。

多项政策帮扶

点燃生活希望

2017年,卢明治种植果蔬喜获大丰收,获利近4万元,终于摘掉了“贫困帽”。卢明治不仅还清了外债,还申请危房改造补贴金,建起了一层100平方米的新房。

脱贫摘帽后,卢明治决定再扩大10亩种植面积,继续种植辣椒、大青枣、南瓜、冬瓜等果蔬作物。“在技术特派员的指导下,2018年,7亩大青枣又获丰收,总产量5000多公斤,赚了4万多元,除去种子、化肥等成本,利润达1万多元。”卢明治笑道。

2018年,卢明治参加西乡塘区科技局组织的大青枣种植培训,他把所学知识放入农作物管理工作中,实现增产大丰收。

此外,政府还为卢明治的孩子送来每年获得1300元的教育帮扶政策。今年,卢明治的儿子即将就读中专,女儿也报考了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姐弟俩还申请到了每年每人3000元的雨露计划补助金。

现在,卢明治家种植果蔬致富,住上新房,获得教育补助,一家人苦尽甘来。

心系贫困乡亲

富裕了不忘本

卢明治致富了不忘家乡人,他积极发挥脱贫户“传帮带”的作用,激励村里的贫困户要不等不靠,对致富有信心。

“今年我家南瓜大丰收,总产量接近1万公斤,除去成本,利润有1万多元。”本村脱贫退出户卢明义欣喜地说。

经过这些年学习探索种植技术,卢明治从不懂技术的“门外汉”摇身变成村里的技术员。村民们遇到种植技术问题来咨询,他就像“倒豆子”一般传授致富经验技术,毫不保留。

在卢明治的示范带动下,同富村10余户农户大力发展种养业,其中包含3户贫困户,而卢明治也成为当地贫困户们争相学习的榜样。

新闻推荐

退役军人军旗前重温入伍誓词

蓉茉社区退伍军人在军旗前重温入伍誓词本报记者刘增璇摄本报讯(记者刘增璇通讯员黄晓红)4位退役军人手托军旗而出,36位退役...

南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南宁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