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爱心公益路上我们继续前行 用行动传递爱,欢迎更多爱心人士、企业加入

南宁晚报 2019-07-11 06:45 大字

时光飞逝,南宁晚报“爱帮之家”升级成立两周年了。两年来,我们进过社区、去过工地、走过边关、办过助学、筹过善款……公益的道路也许曲折、漫长,但大家的祝福和肯定,让我们感受到幸福和满足,“爱帮之家”会一直将这份爱传递下去!我们一直在行动,从未停留;我们一直在努力,从未放弃。同时,我们也发出诚挚邀请,欢迎更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加入南宁晚报“爱帮之家”。

吕凤珍:志愿服务既“乐人”也“乐己”

2016年,南宁晚报举办送春联活动,面向社会征集书法志愿者。时年71岁的吕凤珍第一个打来电话报名。不到半个月时间陆续在不同地点举办的10场送春联活动中,吕凤珍几乎一场不拉,冒着严寒天气搭乘公交车,准时甚至提前抵达现场。

从2016年至2019年,南宁晚报送春联活动都能看到吕凤珍的身影。她不仅自己积极参加志愿活动,还发动身边的朋友加入,为市民送上暖暖的祝福。

每次写春联,书法志愿者都弯着腰、扎着马步,从上午9时写到中午一两点,期间就喝几口水。作为书法志愿者里唯一的女性,吕凤珍也不例外,她笑说:“我们都习惯了,而且难得出来为市民服务,想争取时间多写几副。看到大家拿着春联满意的样子,我们打心底里开心。”

吕凤珍说,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书法志愿者平均年龄70多岁,其中志愿者陆恩雄的爱人刚做完腰椎手术,志愿者竺学勋不久前刚做完手术出院。为了能把春联送到有需要的居民手中,大家克服一切困难。“跟着‘爱帮之家’做公益,自己也得到提高和发展,精神和心灵收获满足。我们老年人还能为公益贡献一份力量,这也让我们很有获得感。”吕凤珍说。

李以琼:带动爱人朋友工友加入公益行列

李以琼是南宁市江南区丽英爱心协会的资深成员。十几年前,父亲卧病在床,她通过媒体报道找到莫丽英上门为父亲理发。之后,她跟着莫丽英学习理发。得知莫丽英几十年如一日地为困难群众义务理发,她深受感动,加入了丽英爱心协会的大家庭,从被服务到主动服务别人。

与“爱帮之家”一起做公益多年,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只要有需要,李以琼都不计回报,拿上理发箱跟团队成员一起出发,服务的群众不计其数。期间,让李以琼印象最深刻的要属跟南宁晚报“爱帮之家”中秋节前去龙翔苑小区慰问孤寡老人,“这些孤寡老人有的身患重病无法下楼,有的身患残疾行动不便,一些老人理发后流着泪地跟我们说谢谢,我们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跟‘爱帮之家’一起做公益活动,可以去不同的地方帮助不同的人群,这令我们自己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有居民看到我们在理发的时候流汗,主动给我们递上纸巾,有居民给我们买清凉饮料解渴,还有居民不停地跟我们道谢……正能量很多,所以我们才能坚持下来。”李以琼说,如今做公益已成为一种习惯,在她的带动下,爱人、朋友、工友都加入了公益行列,“爱帮之家待我们如家人,今后只要爱帮之家有需要,我们都会不计回报的参与。”

刘增璇:边关行播下爱国主义教育种子

经过多方联系,2017年10月底,“爱帮之家”帮帮公益学堂走进广西边防总队平孟边防检查站。30多名学员走进警营、平孟口岸,登上国家重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炮台山,开启了意义非凡的一课。

从南宁到平孟边防检查站路途遥远,大巴车需要行驶8小时。途中发生了一件让南宁晚报“爱帮之家”成员刘增璇至今记忆犹新的事:市民谢女士带着孙子覃伟杰一起参加活动,由于路途遥远,加上孙子感冒,谢女士中途提出下车回南宁,但覃伟杰坚持要去到目的地。到达平孟边防检查站后,看到边防武警战士整齐划一的步伐和英勇的身姿,之前还晕车的覃伟杰顿时感觉精神了。当内务整理等军姿训练课堂开启,他说自己所有的不适都消失了。

炮台山,三面陡峭,仅有一条阶梯小路相通,地势险要。让人意外的是,尽管不少小学员只有五六岁,却一路冲锋在前,上了近900级的台阶,成功登顶。“许多学生都说,登上炮台山很累,让人体会到了守护边关的不容易,同时也感受到祖国的日益强大。”为了保护学员们的安全,平孟边防检查站派出一队武警一路相随,让学员的安全感达到满分值。路上不长的时间,武警和学员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刘增璇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帮帮公益学堂深入边防一线的活动,路程虽长,却非常有意义,向每一个参与者传递军营的正能量及良好导向性的教育,在小朋友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国主义教育的种子。”

赵敏:爱心助学是一件幸福而欣慰的事

贫困双胞胎兄弟潘振英、潘振杰经过南宁晚报牵线圆梦大学;玉林兴业的贫困学子覃子茵在南宁晚报“爱帮之家”的帮助下顺利入学;去年以621分高考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的学生黄彩娜,获得盛天助学金后也圆大学梦;一年内接连失去双亲的孤儿学子黄晶鑫,也已在高校学习深造……看着一个个曾身处困境的学子如今都已在高等学府里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这对多年参与助学活动的记者赵敏来说,是一件幸福而欣慰的事。

2010年正月初七,原本是春节一家团聚的日子,但当时12岁的双胞胎兄弟潘振英、潘振杰却永远失去了父亲。潘爸爸在驾驶三轮车赶回家吃团圆饭时,在离家一公里处意外翻车去世。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潘妈妈因脑梗住院治疗,出院后靠长期吃药维持,留下后遗症半边瘫,左手和左脚都使不上劲,无法外出打工,只靠着300元/月的低保金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当时南宁晚报联合广西保利置业集团开展助学活动,潘家姐弟三人每人获得2500元的资助资金。2017年的高考中,这对双胞胎分别考上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姐姐潘桂棋当时也考上了辽宁工业大学。姐弟三人考上大学的消息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带来了希望,但学费却是又一个难关。庆幸的是,经过本报牵线,央视CCTV-7《聚焦三农》栏目组对双胞胎贫困兄弟进行了资助,每人获得8000元的助学金圆梦大学。

赵敏说,多年的助学活动,南宁晚报帮助不少贫困学子实现了大学梦。今年高考一结束,南宁晚报“爱帮之家”助学活动热线就开始陆续接到全区各地贫困学子的求助电话。今年,我们将继续携手爱心企业开展助学公益活动,助力更多的贫困学子实现大学梦想。

彰泰集团:将在爱心公益路上继续走下去

2018年9月,南宁晚报“爱帮之家”联合彰泰集团推出“2018彰泰情暖小候鸟幸福计划”活动,帮助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到南宁与父母团聚,提前共度中秋佳节;今年1月28日小年夜, “彰泰情·爱心年夜饭”活动温暖开席,南宁彰泰红业主食堂内张灯结彩,邀请了燕子岭社区、金牛桥社区以及望州南社区的孤寡老人、低保户等100人,享受了一顿丰盛的团圆饭。

在小候鸟幸福计划的活动现场,留守儿童与许久不见的父母相见,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让不少参与活动的彰泰集团员工感动落泪,更有员工主动联系南宁晚报“爱帮之家”,表示要当志愿者,参与更多公益活动。在爱心年夜饭现场,彰泰集团为100名受邀者每人准备了一份丰富的年货,有大米、花生油和新春礼盒。不少受邀群众非常感动,他们表示,不仅吃了年夜饭,还有礼品拿,彰泰集团的一举一动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彰泰集团副总裁刘颖表示,跟南宁晚报共同组织的小候鸟幸福计划和“爱心年夜饭”活动都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过程中也体会了不少温暖的时刻。未来,彰泰将继续秉承广西地产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继续以“让您的幸福更长久”为理念,持续为业主、为社会不断奉献爱心,致力公益,在爱心公益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新闻推荐

歌颂祖国赞美家乡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秀山情》道出了青秀区社区基层工作者为居民服务的情怀。本报记者赵敏摄本报讯(记者李静通讯员曹银刘旭)7月9日,青秀区委...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