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改革创新一线闪光

南宁日报 2019-07-05 06:25 大字

改革创新一线优秀共产党员代表陈毓敏讲述创新审计工作方式方法取得显著成效的先进事迹。

(岑汉侠 摄)

24岁那年,“90后”党员陈毓敏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市审计局工作;25岁那年,她创新运用大数据审计方法,和同事们仅用25天,便完成了全市12个县(区)的扶贫对象,近50万人的精准识别审计工作;27岁那年,她被任命为市审计局电子数据审计科副科长,带领团队在全区14个地市审计机关率先建立起第一个大数据审计平台,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工翻账和“人海战术”的审计方式。

一路走来,陈毓敏步履坚定,始终没有停下创新的脚步。她曾连续三年公务员考核为优秀,获个人三等功嘉奖一次;多次获得区、市两级审计系统AO实例评比一等奖;被授予“2016全区审计系统优秀项目主审”“2017南宁市审计系统计算机技术能手”等荣誉,是战斗在审计一线,全力实践改革创新一线的年轻共产党员代表。

大胆创新

高效完成急难任务

2015年10月,市审计局接到一项非常紧急的任务:需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对全市12个县(区)近50万个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审计工作。

如果按照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一个月的时间是绝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的!陈毓敏心想,现在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为什么不能尝试一下大数据审计呢?在讨论会上,她大胆提出,要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将扶贫办提供的全市扶贫对象数据与财政、工商、住房、公安等部门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确认扶贫对象。这个方案获得了市审计局领导的批准,并决定立即成立大数据审计组开展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运用大数据技术,陈毓敏与同事们奋战25天后,提前、高效地完成了这项急难的工作,并移送案件12件。大数据审计方法取得的成果,得到了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的认可,并批示在全区推广运用。

利用大数据技术快速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的成功实践,让陈毓敏更加坚定了推动大数据审计发展的决心。

2017年,市审计局成立了电子数据审计科,27岁的陈毓敏被任命为副科长,她深知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要推行大数据审计方式,必须建立大数据审计平台、采集数据,实现大数据审计分析” 。她与团队一起学习借鉴国内先进单位的经验,反复研究设计方案。经过8个月的努力,他们在全区14个地市审计机关率先建立起第一个大数据审计平台。

大数据审计平台建起来了,接下来需要采集数据。陈毓敏带领团队6人,只用了2个月的时间,便采集了4年内全市的财政数据和全市374家预算单位的财务数据、11家公立医院以及8大部门的公共信息数据,完成了这件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浩大工程,织出了一张大数据天网。

攻坚克难

开创审计事业新局面

2017年12月8日,陈毓敏搭建的数字化审计平台上线,并成功试运行。通过对模型进行反复研究和调试,半个月后,陈毓敏和她的团队攻破了分析疑点不精准的难关。

如今,在陈毓敏的不断创新下,市审计局里开始运用数字化审计平台开展市本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每年只能审计8—10个一级预算单位,现在可以实现对全市100多个一级预算单位全覆盖;过去1个审计组6—8人只能审计1个单位,现在可以审计8—10个单位;过去每个项目现场审计要花2—3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现在只需要2—3个星期;发现问题85个,查出问题金额多达1.78亿元,移送问题线索8条,为市巡察工作提供疑点报告12份,上报审计信息或专题报告9份。此外,大数据审计经验方法还在自治区审计厅网站、《广西审计》《中国审计》杂志上刊登,被自治区审计厅在全区审计系统予以推广,并上报审计署。

“大数据的审计方法,实现了审计全覆盖的要求,让审计更加广、准、深,开拓了南宁市审计工作智能化的新局面。我将继续在创新路上前行,为审计监督工作发挥自己的光与热。”陈毓敏坚定地说。

本版撰文:温云钊

新闻推荐

时尚盛宴 “型动”出街

晚风轻拂,夏夜浪漫。6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户外大秀“型动”在百盛(悦荟店)绚丽上演,30个时尚品牌近千套服装在模特的演绎下,...

南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宁,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