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正确施救方法 防范中小学生溺水
南宁急救医疗中心深入学校开展防溺水科普活动,向学生普及防溺水知识和溺水施救方法。 (刘媛摄)
在南方炎热的夏季,游泳是群众消暑纳凉、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对中小学生来说,游泳却是一项有很大危险性的运动。每年都有不少中小学生因游泳导致溺水身亡,尤其在放假期间,乡村学校学生、留守儿童等发生溺水的概率更高。如何防范中小学生溺水,掌握正确施救方法成为近期市民关注的热点,对此,南宁急救医疗中心培训科副科长邓双昌就防范溺水和溺水施救给出了科学的做法。
遇紧急情况应保持冷静
溺水,是指由于人体淹没在水中,呼吸道被水堵塞或喉痉挛引起的窒息性疾病。轻者,落水时间短,口唇四肢末端易青紫,面部肿胀,呼吸浅快。重者,落水时间长,面色青紫,口鼻腔充满血性泡沫或泥沙,四肢冰冷,昏迷不醒,呼吸停止。
邓双昌说,如果发生溺水,一定要保持冷静,尽量放松,四肢平摊,不要将手上举或挣扎,举手更容易使人下沉。
“大声呼救,尽可能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面朝上,口鼻部露出水面进行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呼气要浅,吸气要深。”邓双昌介绍,因为肺就像一个大气囊,屏气后人的比重比水轻,可浮出水面。一旦紧张吸进水后就会导致肺内气体减少,水分增加,比重增大,溺水者就会下沉,再也浮不起来,所以这一段时间是最好的救援时机。
当营救者出现时,溺水者一定要听从营救者的指挥,否则不仅自己不能获救,还会连累营救者。如果不慎被旋涡卷住,应立即使身体平卧在水面以加大漂浮面积,迅速冲出旋涡,切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这样只会沉得更快。
掌握科学的施救方法
“未受过专业救援训练的人,应谨慎下水救人。有些营救者可能会游泳,但并不代表会救人。如果救人举止不当,可能连自己也会陷入危险。”邓双昌说,发现有人溺水,不管现场环境如何,都应该立刻通知119及当地救援人员,并打120急救电话启动医疗急救。
溺水者呼救,而营救者又不会游泳或不能下水时,最好的救援方法是间接救援法——丢绑绳索的救生圈。如果没有救生圈,可就地取材,竹竿、树藤、枝干、木板(包括一切可以漂浮的东西)、绳索等都可用来救人。
抢救溺水者需要入水时,营救者要镇静,尽量脱去外衣、鞋等,这样做可以减轻自身负担,一旦被溺水者缠住便于脱身。
溺水者被救上岸,首先应清除其口鼻中的异物,如泥沙、杂草、痰液、鼻涕、泡沫等,如果有活动假牙应取下,采用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如果溺水者有呼吸和心跳,可以适当控水。对于已经失去意识和呼吸、心跳的溺水者,不应当控水。因为大多数溺水者仅吸入少量水,且很快进入了循环,所以一般的控水措施并不能有效地把水倒出来,反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所以除专业急救人员在施行气管插管后,用吸引器清除气道的水分可行外,对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才是最正确的急救方法。“建议市民在平时要注意学习一些常用的急救方法,不但能救人,也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邓双昌说。(李静)
本版审核:陈璐
新闻推荐
6月29日,保时捷极致体验南宁站在南宁万象城盛大开启。经过全新设计的保时捷极致体验今年特设了10余个精彩的互动环节,活动...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