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燕子岭社区戒毒工作站积极推进“无毒社区”创建工作 坦诚相待用心帮扶 照亮戒毒人员回家路

南宁晚报 2019-06-26 06:43 大字

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燕子岭社区(社区供图)

流动人口较多,治安情况复杂的燕子岭社区曾是兴宁区禁毒工作重点整治区域。2009年,燕子岭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正式设立,十年来,戒毒工作站用爱帮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同时积极推进“无毒社区”创建工作。如今,辖区群众对毒品知识和毒品危害知晓率达到95%以上,形成人人抵御毒品侵害的浓厚氛围,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禁毒宣传教育常态化

6月21日上午,“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走进燕子岭社区,通过禁毒宣传展板、仿真毒品模型、发放禁毒宣传等形式让社区居民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3日晚8点,“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文艺活动在社区文化广场热闹开演,以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

“大家都觉得毒品离我们很远,其实很可能就隐藏在我们身边。”经常参加社区活动的居民李阿姨说,社区每个月都会不定期举办各类禁毒宣传活动,这些宣传活动十分接地气,居民们也更容易接受。常态化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之余,戒毒工作站还将禁毒宣传融入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燕子岭小学校门外的家长等候区,禁毒宣传文化长廊运用漫画、顺口溜、真实案例等形式,宣传毒品危害;在燕子岭社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设置了仿真毒品展示柜和禁毒知识宣传专柜,方便办事群众随手取阅;在社区“四点半课堂”,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接受禁毒知识的熏陶教育……

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

广泛宣传毒品危害,提高居民拒毒防毒能力是戒毒工作站的主要工作之一,而戒毒工作站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则是管控与帮教辖区内的吸毒人员,并帮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

走进位于社区政务服务中心三楼的戒毒工作站,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墙壁上挂着的各类工作手册和准则,从社区戒毒(康复)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流程图、社会面吸毒人员分类评估管控工作流程图,再到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人员配置图,各项工作一目了然。

燕子岭社区副主任黄平是戒毒工作站的禁毒专职社工,“我们现在对辖区在册吸毒人员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分类分级管控,并建立了一人一档,档案由专人管理”。黄平还记得2017年初,为了摸清辖区吸毒人员的现实状况,黄平和同事们利用休息和晚上时间入户访查,花了近半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辖区吸毒人员一人一档工作。

目前,戒毒工作站共有九个网格,每个网格设有网格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并以网格为主,把社会面吸毒人员纳入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体系,通过风险评估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管控,实行网格服务管理,定点、定位、定岗,以网格分类分级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控与帮教。

帮助服务对象回归社会

经过多年摸索,戒毒工作站逐步形成了“同伴教育”“多帮一”等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模式,同时结合各种配套活动,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感受到来自社区大家庭的关怀。

针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身体状况,戒毒工作站专门设计了一套康复运动指导流程,指导戒毒康复人员科学健身、恢复体能,同时定期安排医务人员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坐诊和预约服务,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疏导。戒毒工作站还联合城区人社局,定期组织技能培训班,邀请专家给戒毒康复人员授课,帮助他们掌握谋生之技。

黄平特别说起辖区的在册吸毒人员梁某,在一年多的跟踪服务和帮扶中,梁某已彻底脱离毒瘾,还加入社区同行小组成为一名同伴教员,用自己的行动配合社区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工作。

如今,戒毒工作站已先后帮助5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完全脱离毒瘾,12人正逐步戒除毒瘾。

新闻推荐

优化人才服务 打造人才“乐土”

首府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南宁市牢固树立开放的“大人才”观念,优化相关人才配套服务,构建更加灵活、科学、高效的人才...

南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宁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