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事业 火红的生活

南宁日报 2019-06-18 06:42 大字

新江镇那了村火龙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陆建德摄)

在通往邕宁区新江镇那了村的乡村公路旁,火龙果犹如红色星光,闪耀在山间。

“再过两个星期就可以收获第一批火龙果了。”丰收在望,果农黄生朋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新江镇以丘陵地貌为主,山多地少,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土壤无污染、有机质含量高,加上昼夜温差相对较大,非常适宜种植火龙果。一大批当地村民通过种植火龙果,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村干示范带动村民积极响应

在那了村,火龙果的种植历史要追溯到10年前,当时全村只有几户人种植。近几年来,因政策的扶持和销路的拓宽,一直以来不温不火的火龙果产业,迸发出了勃勃生机。

那了村委妇联主任黄春英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之一。几年前,黄春英和丈夫一直在福建打工,因为文化水平不高,也没有专业技术,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建材加工的工作。前几年,夫妇俩回家过年的时候,发现村里的环境和农业扶持政策越来越好,便想回乡发展种植业。2016年,夫妇俩东拼西凑了5万多元,砍掉了自家的13亩桉树林,买了水泥杆和种苗,改种红心火龙果。

“种植火龙果需要的人力不多,我们夫妇俩就能管理13亩地,采收的季节也是阶梯式的,从每年的6月至10月都有成熟,如果管理得当,一株火龙果的果期有20年之久。”黄春英盘算着。在夫妇俩的精心照料下,2018年共收获火龙果4万多斤,收入达10万多元。黄春英一家不仅装修了房子,还开上了小汽车。

黄春英闯出的致富路让乡亲们振奋不已,他们纷纷找上门学习火龙果种植技术,并向她购买种苗。在黄春英的带领下,她所在的那了村成安坡已经有10户农户开始种植火龙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户。

形成集中市场带动产业发展

近几年,村里火龙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全村有780多户农户,种植火龙果的有340多户,占了全村近一半的农户,种植面积3000多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户,种植面积200多亩。”那了村村支书潘腾明介绍说。

在村民合作社的牵头和带动下,那了村形成了相对固定的6个火龙果收购点,来自南宁、钦州、福建、江西、广东等地的大小客商纷至沓来。如今,村里不论什么等级的果子都会有客商收购,品相较好的会直接送往市场,品相较次的会送往饮料、食品加工厂进行加工,很好地解决了销路问题。而那了村,也成为新江镇全镇火龙果收购的集散地。

村里有了固定的收购点,为本地果农提供了便利和保障。

贫困户罗选翠的丈夫无劳动能力,两个儿子均在上学,为了担负起养家的责任,以前,罗选翠种植了13亩传统作物。每到收割季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罗选翠没有能力进行收割,只能花钱请村里人帮忙。去年底,村里开展了一次火龙果新品展示会,罗选翠下定决心,尝试种植4亩火龙果。“种植火龙果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收购点也近,我可以骑电动自行车拉到收购点去卖,种火龙果的收入比以前多得多。”罗选翠说。

主动更新换代多方协作支持

去年12月,相关部门在那了村组织开展了一次火龙果优质品种推介会,会上,优质品种的火龙果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咨询。

现年66岁的村民黄集兆是村里的种植大户之一,从2010年起他便种植了15亩“大红”品种的红心火龙果。“以前的品种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环境了,不但需要人工授粉,抗病虫害的能力也相对较低。”黄集兆说,如今村里也在逐步淘汰旧品种,改种甜度更高、适应能力更强的“红晶”品种火龙果。

为了服务好当地果农,为他们提供种植技术上的支持,那了村委每年都会举办2次以上的火龙果种植技术培训,想要学习火龙果种植技术的村民都可以免费参加。定期邀请农业技术特派员、种植专家等到田间地头为果农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技术指导。不仅如此,那了村每年还会组织生产队长、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到附近产业发展较为突出的村、镇学习,开阔眼界,做到“走出去,请进来”。

那了村作为水库移民村,为了鼓励该村村民发展产业,城区、乡镇落实了一系列产业扶持项目。邕宁区水库移民局负责人说:“2018年,城区的水库移民扶持项目为那了村火龙果产业提供补助,每根水泥杆补助9.5元,每株种苗补助2.5元,共惠及38户农户,覆盖150亩土地,补助金额21.88万元。”

新江镇镇长潘春兰对那了村的发展前景信心满满:“近几年,为了帮助那了村发展火龙果种植产业,新江镇帮助村里修建了环村水泥公路,并积极联系食品企业到点收购,下一步,我们将引导该村火龙果产业走精品路线,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如今,火龙果产业已悄然成为那了村脱贫致富的希望产业,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种植火龙果的美好前景,也愿意将这项火红甜蜜的事业进行到底。

新闻推荐

国际近视手术“大咖”见面会明日举办

本报讯随着高考结束和暑假即将来临,各大眼科医院迎来了就诊的高峰,其中咨询近视手术的占大多数。饱受近视困扰的你,是不是也...

南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宁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